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道路交通事故過錯責任原則探析

    [ 翟巍 ]——(2005-10-15) / 已閱41759次

    道路交通事故過錯責任原則正好體現了波斯納先生的精神理念。博弈論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在選擇時,是否做出某種選擇,取決于其對該選擇成本收益的預期以及對他人選擇的預期。 過錯責任原則以過錯為事故責任承擔的預置前提,而責任承擔無疑是一種不利益;人們出于趨利避害本性,會通過個人意志的努力避免出現過錯,以免遭受責任承擔的不利益。因此,以過錯責任原則為道路交通事故歸責原則的主導,可使道路交通事故相關人員在法律設立的模式的潛在影響下,自覺選擇合理規避道路交通事故的行為以避免己身對民事責任的承擔,最終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人人盡心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局面,實現道路交通事故所生損害最小化。由此,過錯責任原則在道路交通領域將形成理想的規范控制模式:“人人按社會的共同規則自覺地選擇合理的行為并通過控制自己的行為而達到控制行為的結果” 。

    (三)過錯責任原則體現民法的平等公平理念
    首先,民法以平等理念為歸依,侵權行為法作為民法的特別法,自應凸現平等理念,對道路交通事故所有當事人利益予以平等保護。在實踐中,非機動車輛所有人、駕駛人與行人等其他道路使用人經常是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但機動車輛的所有人和駕駛人作為受害人的情況亦占相當比例(主要存在于機動車之間發生的事故),且常受人們忽視。譬如,在法國,機動車司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受害人,無論是對兩輪車的司機或是游覽汽車的司機而言均是如此:在前者,其司機作為受害人大約占了受害人中的90%,而在后者,司機大約占了受害人的65%。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對事故責任主體的確定不依據主體類型的劃分,而是依據當事方的過錯,故不存在因主體歸責的情形,對事故中各方當事人的利益均能予以平等保護(尤其是避免了漠視占受害人相當比例的機動車方的利益),恪守了民法的平等理念。
    其次,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亦體現了民法的公平理念。所謂公平理念在侵權行為法域可理解為:任何人不得因其非法行為致他人產生人身或財產損失,否則須作出同質賠償。 依過錯責任原則,在事故中無論是機動車方或是機動車相對方(包括非機動車方及其他道路使用人),若基于過錯作出非法行為導致事故發生,那么就應對損失承擔責任,若受損方非過錯方本人,過錯方須對受損方作出賠償。這無疑是對民法公平理念的精確闡釋。

    (四)過錯責任原則具有多元化的社會功能
    道路交通事故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可發揮行為指引、事故預防、損失分擔、輿論認同等多元功能,從而確保侵權行為法立法宗旨(預防事故發生與合理分擔損失)的實現。
    首先,過錯責任原則依過錯確定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主體,這實際上明確了“過錯是應受到譴責的”,責任承擔即為譴責的具體形式;而這一譴責同時包含了法律對人們作出相反行為的要求, 故該原則可為人們提供正確行為指引。
    其次,如上文第2部分所述,過錯責任原則以過錯為事故責任承擔的預置前提,而責任承擔無疑是一種不利益;人們出于趨利避害本性,會通過個人意志的努力避免出現過錯,以免遭受責任承擔的不利益,此種個體規避行為的普遍化將有效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發生。
    再次,在事故發生后,過錯責任原則依當事人過錯確定損失分擔與責任歸屬,使損失分擔具有明確的操作標準,并可遏制法官在事故歸責中對自由裁量權的濫用。
    最后,由于“無過錯即無責任”的觀念自古深入人心,至今仍與各國主流的社會道德觀相符,因而依過錯責任原則確定事故歸責結果,較易得到社會輿論認同,可合理調動法治的本土資源,增強事故歸責的合社會性。

    (五)嚴格責任原則的式微為過錯責任原則的主導地位增添砝碼
    道路交通事故中嚴格責任的興起原本是為了克服過錯責任原則適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因為人類從“步行與馬車時代”進入“電車時代”、“汽車時代”以后,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日益頻繁,造成了大量的財產與人身傷亡。而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若嚴格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可能出現責任承擔者無力承擔“填補事故損失”要求的局面,使事故受害人陷入無助境地,這種情況在受害人因自身過錯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的情形下表現得最為突出。因此,為了規避過錯責任原則適用過程中存在的這種弊端,嚴格責任原則在道路交通事故領域應運而生。正所謂“現代社會重視每個人的福祉,為了保護弱勢的一方,有時不論過失的有無都將責任歸給較有能力承擔、分散和移轉損害的一方,因而有無過失責任(嚴格責任)的規范”。
    然而,由于當代社會保險制度與其他社會安全制度在道路交通事故領域的興起,嚴格責任原則適用的傳統領域大為縮減。嚴格責任原則“保護弱者,損失分擔”的精神理念已由保險制度與其他社會安全制度等現代社會補償形式所承繼并發揚光大。
    譬如,新西蘭政府于1972年制定《意外事故補償法》,規定任何謀生者(earner)因意外災害而遭受身體傷害,不論其發生地點、時間及原因為何,及任何在新西蘭因機動車車禍而受傷者,均得依法定程序向意外事故補償委員會(The Accident Compensation Commission)請求支付一定金額。
    如前所述,在當代社會,道路交通事故嚴格責任原則取代過錯責任原則的歷史原因已逐漸消彌;而嚴格責任原則自身所固有的弊端(如缺乏激勵機制等)卻日益突出。有基于此,道路交通事故嚴格責任原則的式微為過錯責任主導地位的鞏固增添了砝碼。
    結 語
    “道路交通事故歸責原則”一直是學界乃至社會公眾的關注焦點,甚至引發了相關的社會大討論。本文擬在總結前人學說與經驗的基礎上,對該焦點問題提出些微的創新思考,以期為道路交通事故侵權行為法的發展盡一份力量。
    淺陋之見,懇請指正。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論文類
    [1] 梁慧星:《論制定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法》,載《法學研究》1991年第2期。
    [2] 李仁玉:《英美侵權法嚴格責任的產生》,載《中國法學》1987年第3期。
    [3] 楊立新:《論對機動車交通事故無過錯責任的必要司法補救——機動車致害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行人無過錯責任中的過失相抵》,楊立新民法網,2004年10月25日。
    [4] 崔吉子:《析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責任主體——以韓國機動車運行者責任為中心》,載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31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5] 劉新輝:《論侵權法歸責原則在交通事故領域的運用》,載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2004年第9期。
    [6] 于敏(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研究》,中國民商法律網,www.civillaw.com.cn。
    [7] 劉曉紅:《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的認定基準研究》,載《當代法學》2003年第1期。
    [8] 楊立新:《中國侵權行為法理論體系的重新構造》,載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2004年第11期。
    [9] 楊立新:《類型侵權行為法論綱(二)》,載楊立新主編:《民商法前沿》第2輯,法律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二)著作類
    [1] 梁慧星:《為中國民法典而斗爭》,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 梁慧星主編:《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附理由 侵權行為編•繼承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3] 邱聰智:《民法研究(一)》(增訂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9月第2版。
    [4] 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2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5] 王澤鑒:《侵權行為法(1):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三民書局/臺大法學院福利社1998年9月版。
    [6] 江平主編,崔建遠、張默副主編:《侵權行為法研究》,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15頁。
    [7] 徐國棟編:《中國民法典起草思路論戰》,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8] 徐國棟:《民法基本原則解釋──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9] 謝哲勝、常鵬翱、吳春歧:《中國民法典立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0] 房紹坤、郭明瑞、唐廣良:《民商法原理(三)債權法 侵權行為法 繼承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11] 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修訂版。
    [12] 王利明主編:《民法典•侵權責任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3] 張新寶:《中國侵權行為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14] 張新寶:《中國侵權行為法》(第二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總共4頁  [1] [2] 3 [4]

    上一頁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一级国产 | 在线成人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明星 | 在线色网址 | 久久青青草视频 | 成人性免费视频 |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观看 | 高清国产亚洲va精品 | 神马最新午夜限制片 |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 久草资源福利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观看 | 爽爽窝窝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aaaa视频一区 |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 91亚洲自偷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高清成人aⅴ片 |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a 精品午夜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 91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二区三区 | 人成精品 | 99热碰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网址在线 | 日韩欧美毛片免费看播放 |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亚洲国语|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久在草| 91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 自拍偷拍欧美视频 | 日韩一级性生活片 | 欧做爰xxxⅹ性欧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