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子宜 ]——(2008-6-13) / 已閱23738次
論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體系的構建
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 黃子宜
商業界有這么一句話,三流的企業賣產品,二流的企業賣服務,一流的企業賣技術。由此可見,國際社會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和追求在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在生產力的發展中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從國際形勢看,知識產權領域呈現新的發展態勢,對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既是重大機遇,又是嚴峻挑戰。而我國無論對知識產權的研究抑或是保護都起步較晚,要想從容迎接挑戰和牢牢把握機會,就必須加快步伐。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自主創新的主體,更是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的主體。因此我國要在這個戰略機遇期內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差距,首要的一步就是要推動企業自身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和保護。而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發展,必須切實重視和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構建起切合企業發展需要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那么如何構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體系呢?筆者認為,可以初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圍繞自身發展戰略,制定明確的知識產權戰略和指導方針
將知識產權戰略作為企業整體戰略的一部分,而不是作為獨立或孤立的戰略,加以綜合、系統的考慮,并根據企業所在的行業特點,采用強者攻、弱者守、攻守結合的策略,確定知識產權戰略的重點,并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時進行調整。同時,還要制定明確的知識產權管理指導方針來保證知識產權戰略的有效實施。
在進行知識產權戰略的規劃時,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 專利信息采集。充分利用公開的專利文獻和檢索工具,進行各種專利信息的收集,從而了解行業專利技術發展動向和行業內其他企業的專利申請情況。我國出版的專利文獻主要包括:發明專利公報、實用新型專利公報和外觀設計專利公報;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發明專利說明書;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專利年度索引。
2. 侵權可能性分析。如果發現自己的產品與他人產品有相近之處,則需要進行專利分析。分析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判斷他人侵犯自己專利的可能性,一是判斷自己侵犯他人專利的可能性。
3. 商標擴張可能性的分析。
4. 保護方式可能性分析。
5. 衍生專利分析。
6. 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和法律狀況分析。
7. 品牌的文化分析。
8. 交叉許可的可能性分析。
9. 技術成果的專利性分析。
10. 技術成果申請專利的效益分析。
二、 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部門,建立企業知識產權部門與其他如產業化、研發等部門相互協調、分工合作的組織制度
1. 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部門及其職責
設立專門的工作機構,配備既了解相關技術又熟悉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專職人員。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的職責應包括:
(1) 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涉及到知識產權的部分提供建議;
(2) 積極與研發人員、技術人員溝通,挖掘創新發明并及時申請保護,專利、商標、技術秘密等工業產權的取得與維持;
(3) 收集知識產權情報,建立知識產權檔案;
(4) 對涉密文件的管理;
(5) 處理侵權案件;
(6) 負責知識產權的實施與收益管理,組織談判及簽定關于知識產權的合同;
(7) 起草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政策及具體實施措施,并提出建議。
2. 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體系并不只包括知識產權一個部門,而是由企業中各個部門構成的,其中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部門則起組織和牽頭的作用。在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中,各部門要相互交流與配合,才能發揮最大合力。
企業知識產權工作可能涉及到的部門
知識產權工作內容 可能涉及的部門
制定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方針、政策 董事會、經理、工作委員會、計劃部、知識產權部
知識產權教育與培訓 人力資源部、員工培訓部門、計劃部、知識產權部部
知識產權情報 科技管理部、情報部、銷售部、知識產權部
專利的開發與取得 生產開發部、科技管理部、知識產權部(法律部)
商標的開發與取得 生產開發部、知識產權部(法律部)
專利、商標等的維護 知識產權部
知識產權許可和轉讓 科技管理部、生產開發部、法律部、財務部、知識產權部
商業秘密 科技管理部、生產開發部、辦公室、秘書部、法律部、知識產權部 部
處理知識產權糾紛 經理、法律部、知識產權部
對員工的獎懲 經理、人力資源部、財務部、法律部、知識產權部
三、 健全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覆蓋企業研發、生產、管理、銷售各環節的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以使日常知識產權管理有章可循。制度的內容應包括:
(1) 促進知識產權發生的制度;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