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8836
- 書名:論私力救濟(法律文化研究文叢)
- 作者:徐昕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05年5月
- 入庫時間:2005-5-22
- 定價:28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主編者言…………………………………………………………(1)
讓思維飛翔(代序)/張衛平……………………………………(1)
致謝……………………………………………………………(1)
導論……………………………………………………………(1)
一、追問……………………………………………………(3)
二、禁止私力救濟:一個法律原則的反思………………(11)
三、理論脈絡………………………………………………(24)
四、結構安排………………………………………………(37)
五、進路方法………………………………………………(40)
第一章無需法律的秩序
——華南一個民間收債個案的調查…………………(70)
一、調查過程、方法和目的………………………………(70)
二、地區背景………………………………………………(72)
三、為什么收債?…………………………………………(74)
四、糾紛類型、接受事務與當事人情況…………………(77)
五、收債的準備、行動與模式……………………………(81)
六、事務終結及成本一收益………………………………(85)
七、民間收債的政治經濟學:初步的觀察結論…………(88)
第二章私力救濟的概念………………………………………(90)
一、私力救濟的表達………………………………………(90)
二、私力救濟的概念:觀點與分歧………………………(94)
三、私力救濟的界定與特征……………………………(102)
四、私力救濟的分類……………………………………(120)
第三章為什么私力救濟? …………………………………(130)
一、方法與框架…………………………………………(130)
二、成本一收益比較……………………………………(137)
三、效率和機制比較……………………………………(156)
四、功能比較……………………………………………(167)
五、市場觀察……………………………………………(180)
六、人性、文化、社會及其他解釋……………………(184)
七、結論…………………………………………………(196)
第四章為什么合作? ………………………………………(199)
一、博弈論的理論框架…………………………………(201)
二、公力救濟框架下的博弈……………………………(205)
三、私力救濟的博弈模型………………………………(209)
四、合作之謎——一場威懾的表演……………………(215)
五、民間收債的權力運作技術…………………………(220)
六、規范、規則與秩序…………………………………(226)
第五章國家的態度
——民間收債和私力救濟的表達與實踐…………(233)
一、國家究竟禁止什么? ………………………………(234)
二、為什么禁而不止? …………………………………(236)
三、國家與社會的共謀:國家是否真的禁止
民間收債? …………………………………………(239)
四、民間收債人的配合:私力救濟的邊界與
陳鴻強的行動戰略…………………………………(243)
五、法院的態度……………………………………………(245)
六、法律表達與實踐的不一致——執法折扣…………(246)
七、國家態度的一種社會學解釋………………………(252)
八、法益衡量……………………………………………(254)
第六章私人執法……………………………………………(262)
一、執法的經濟分析……………………………………(264)
二、作為私人執法者的民間收債人……………………(272)
三、私人執法:闡釋私力救濟的另一種思路…………(275)
四、私刑…………………………………………………(285)
五、私人在法律執行中的作用…………………………(292)
第七章私力救濟與公力救濟的交錯………………………(297)
一、私力救濟中的“公力”因素………………………(298)
二、公力救濟中的“私力”因素………………………(303)
三、社會型救濟:在公力救濟與私力救濟之間………(317)
四、公力救濟的私人化…………………………………(323)
第八章私力救濟的現代建構
——通過法律實現私力救濟的社會控制…………(327)
一、私力救濟的正當性——以社會契約論為核心……(328)
二、私力救濟正當性的限度……………………………(346)
三、通過私力救濟實現正義——兼論報應正義………(349)
四、通過法律實現私力救濟的社會控制………………(361)
結語認真對待私力救濟……………………………………(386)
參考文獻………………………………………………………(394)
索引…………………………………………………………(412)
后記…………………………………………………………(419)
總計4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