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1654
- 書名:醫療法律與生命倫理:2007年修訂版
- 作者:黃丁全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7年10月
- 入庫時間:2007-11-19
- 定價:110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既立足于法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又能深入淺出的解釋和引用大量科學技術、生物倫理的相關理論,結合時事新聞、著名案例,與國外立法、判例的不同發展階段,綜合性極強,適于一般大眾與法學研究、學習人士的共同閱讀。 本書對我國相關研究領域空白有較大價值,提出了關乎國際前沿事件的思考與問題。從文中采納資料以及參考文獻可以看出作者的學術視野涉及面廣,橫向法學問題考查能力優秀,對科學、倫理、歷史、生物與法學的交叉地帶有多年造詣,始終關注著本書主題的前進與發展,在第二版加入大量新材料與新觀點,為祖國大陸的法學研究帶進一股新鮮氣息。 資料參考翔實準確,觀點引證清晰明確,大大開拓了法學與現代科技和國際社會發展潮流結合的視野,是比較法學、法學理論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 讀者的幸運便是知遇一位出色的著者,就像黃丁全博士。面臨醫療科技發展帶來的困惑和對生命倫理價值的探索,多年的積累和思考使其成為一個出色的著者,文字優美、事理清晰,既見來路,又望歸途,能于他人不經意之處在意,別人不注重之地審讀,好像引領不識廬山真面目的世人重新觀望此山風景的旅行者,每一處地方皆是新境界,皆有新趣味、新感受。 一部作品猶如造屋,既要高屋建瓴,又需精工細作,應是勢為奠基,風格為柱石,際遇為設計,不問功利,不偏成見,不發臆測,才可應用于實途,又展現思想的啟迪。這部作品領跑于當今學科交融、科技發達的學術前沿,貫通于歷史與當代不同地域的真實生活,此時正待邀于你我,游覽不盡,學問不止。
圖書目錄
科技與倫理的遇合
--從斯諾的兩種文化說起(代序) 1
第一章導論
--醫學與生命倫理 l
一、兩個側面 1
二、人性關懷 5
三、醫學使命 8
四、哲學省思 10
五、生命倫理 17
六、結語 33
第二章腦死論議
--死亡定義的轉變 37
一、死亡的問題性 37
二、死與生的區別 43
三、判定精確化原則 47
四、基本問題 49
五、不宜明文規定 57
六、腦死與死亡時點 60
七、腦死之診斷 61
八、診斷程序 7l
九、判定醫師 77
十、死亡之宣布 78
十一、腦死之誤診 78
十二、腦死與尊嚴死 80
十三、適用范圍 80
十四、腦死與植物狀態 81
十五、小結 84
第三章死亡權利
--選擇死亡方式 86
一、死亡的接受 86
二、什么是安樂死?89
三、歷史動向 92
四、民意動向 106
五、安樂死的類別 109
六、斷種與安樂死 115
七、安樂死的議題 1 17
八、安寧療護 135
九、死亡醫師 139
十、立法趨勢 143
十一、尊嚴死與安樂死 167
十二、死亡權利 172
十三、協助有尊嚴的死亡--終止維生治療 182
十四、植物人與安樂死 206
十五、施行程式 210
十六、預立遺囑 211
十七、殘疾新生兒與安樂死 216
十八、總結 228
第四章器官移植
--生命的禮物 231
一、移植的概念 231
二、歷史回顧 232
三、移植的類別 240
四、移植現狀 243
五、兩大難題 258
六、器官的屬性 265
七、器官的來源 267
八、器官捐獻 285
九、冷凍器官 290
十、器官分配 291
十一、移植之適法性 297
十二、動物器官 299
十三、器官買賣 311
十四、移植立法例 319
十五、移植費用 325
十六、移植與性格 327
十七、總結 328
第五章人體試驗
--一把“雙刃劍” 331
一、一把“雙刃劍” 331
二、試驗意義 337
三、試驗實例 339
四、試驗類型 341
五、試驗階段 344
六、試驗方法 346
七、試驗項目 351
八、歷史動向 352
九、倫理審視 366
十、道德原則 367
十一、知情同意 371
十二、損益評估 380
十三、選擇對象 381
十四、雙重標準 384
十五、確立許可制 386
十六、適法性學說 389
十七、費用的負擔 390
十八、對價與補償 390
十九、動物試驗 391
二十、結語405
第六章生殖技術
--奇妙的新世界407
一、生殖技術的挑戰407
二、人工授精412
三、冷凍胚胎432
四、胚胎是人嗎.9 438
五、代理孕母446
六、結論470
第七章復制生命
--從花園到實驗室472
一、劃時代的突破472
二、什么是復制?476
三、復制的魔盒479
四、治療性復制481
五、干細胞研究485
六、復制的夢魘--生殖性復制 511
七、技術的突破 515
八、復制設想 520
九、復制人大事紀 522
十、立法趨勢 524
十一、法律疑義 533
十二、反對意見 537
十三、贊成意見 551
十四、折中看法 553
十五、地下市場 554
十六、結語 556
第八章生育控制
--優生的社會 559
一、優生的社會 559
二、結扎手術 568
三、避孕措施 578
四、性別鑒定 588
五、產前診斷 591
六、胚胎植入前診斷 593
七、人工流產 598
八、殘疾新生兒 642
第九章基因技術
--叩問生命密碼 647
一、從基因的發現--到基因組 647
二、基因決定論 653
三、基因組計劃 661
四、基因組的價值 663
五、基因風險 665
六、基因治療 667
七、基因檢測 688
八、基因普查 708
九、其他問題 710
十、基因隱私 712
十一、基因歧視 715
十二、專利爭議 727
十三、國際規范 729
十四、轉基因生物 732
十五、基因與刑事鑒定 734
十六、結語 738
第十章變性手術
--捕錯靈魂的軀體 741
一、上帝也困惑的問題 741
二、變性欲者的特征 741
三、變性手術--拯救被扭曲的靈魂 742
四、手術的條件 743
五、立法現況 745
六、變性手術法律觀 750
七、變性手術倫理觀 752
第十一章同性婚姻
--同志的心愿 754
一、什么是“同性戀”? 754
二、形成原因 756
三、歷史觀察 760
四、宗教與同性戀 761
五、倫理爭議 766
六、非醫學化 772
七、同性戀解放 773
八、同性戀婚姻 778
九、立法運動 781
十、婚姻權益800
十一、同性戀災難804
十二、小結805
第十二章艾滋病
二世紀黑死病807
一、走過歷史807
二、世紀黑死病812
三、傳播途徑814
四、倫理爭議816
五、立法評析 820
六、結語 821
主要參考書目 823
后記 831
本書共有8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