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受教育權法律救濟這一教育法上的重要理論與實踐問題。“法之所存,人性本張。”受教育權法律救濟是教育領域人權和法治的體現,是教育法治化的重要標志。受教育權是現代社會的一項重要的基本人權,要保障和實現受教育權,最關鍵的是建立受教育權的法律救濟制度。
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理論與制度同傳統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法律救濟理論與制度之間存在著特殊性,這是本書研究的假設前提,也是研究的主要內容,更是研究的獨特價值所在。這種特殊性主要基于兼具自由權與社會權的受教育權的特殊性質,以及受教育權法律關系特別是學校法律關系不同于一般社會法律關系的特殊性質。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理論與制度的建構需要在現有文獻基礎上作更系統和深入的理論探討,在大量的紛繁復雜的案例中梳理歸納出規律性,還需要通過開展多視角的中外比較研究,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在此基礎上,分析論證既體現教育法治化又符合教育活動規律的受教育權法律救濟原理,最后探討建構和完善我國受教育權法律救濟制度的對策和設想。
本研究以受教育權及其可訴性為邏輯起點。因為,某項權利的可訴性決定了該項權利獲得法律救濟的可能性。通過對受教育權概念及其特點的分析,受教育權不是單一的權利,而是一個多重復雜的權利集合。因此,不能籠統地說受教育權是否具有可訴性。本書從三個層面分析論證了受教育權的可訴性:一是受教育權作為自然人應當享有的普遍人權,人的可教育性決定了受教育權是任何人不可剝奪的自然權利,受教育權作為國際法上普遍和基本的人權,通過非歧視性原則的擴展適用等方式,已經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得到國際人權法越來越充分的保護和救濟。二是作為憲法上的公民基本權利,不論是自由權性質的受教育權還是社會權性質的受教育權,其可訴性都得到了理論上的闡釋和司法實踐特別是違憲審查機制的證實。受教育權作為憲法基本權利對第三人效力更是將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的效力擴展到了除國家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三是像勞動權等新型社會權利一樣,將作為憲法基本權利的受教育權轉化為教育法上受教育者的具體權利,既是國家立法機關的義務,也是解決受教育權可訴性的策略,比如我國《教育法》規定的受教育者在學校教育過程中享有的具體權利無疑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受教育權法律關系特別是學生與學校的法律關系直接影響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的性質和方式。德國公法上的特別權力關系理論、日本教育法上的教育契約理論、英美普通法上的“代替父母”(In loco parentis)理論以及美國學校(學區)豁免權理論是關于學校法律關系的幾種代表性理論。它們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關于學生受教育權利以及學校法律關系的理解,反映了國家主義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圍內的形成、確立和消解過程。同時,我們應當避免尚未從教育國家化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又一腳踏入教育市場化的泥淖。通過分析學校法律關系在教育思想和制度變革的歷史背景中的演繹規律,揭示受教育權法律關系以及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最后,結合我國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提出我國受教育權法律關系的性質定位與相應的法律救濟途徑的選擇適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教育法以及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理論與制度尚處于成長起步階段,而西方國家自20世紀以來特別是在“二戰”以后,受教育權的法律救濟經歷了一個長期探索、發展和成熟的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因此,開展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理論與制度的中外比較研究顯得非常重要。通過對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比較研究,揭示教育思想、法律文化與制度等因素對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理論與制度的影響,同時也進一步證實和豐富了前述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的理論與觀點。最后在總結、比較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值得我國借鑒的主要方面:受教育權法律救濟范圍廣泛、受教育權法律救濟形式多元化、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的特殊原則等,以期建構符合中國國情的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理論與制度。
受教育權法律救濟原理是指受教育權法律救濟的本質及其區別于其他權利救濟的特殊規律。受教育權法律救濟是實現受教育權的重要保障,是現代教育制度合理性的體現。在現代福利國家背景下,作為社會權性質側面的受教育權及其法律救濟,更加注重追求實質正義而非傳統的形式正義。在司法能動主義的影響下,受教育權法律救濟制度特別是教育司法審查成為保護受教育權和引導教育變革的動力站。教育的創造性、自主性與法律的普遍性、穩定性之間存在著永恒的張力,受教育權法律救濟制度的合理性集中體現在受教育權、學校自主權、教育行政權以及司法審查權之間的平衡與制約關系上。現代法律救濟機制的多元化趨勢與教育法律糾紛的特殊性、專業性和復雜性決定了受教育權法律救濟機制的多元化原理。
我國受教育權法律救濟制度應當包括調解、申訴、仲裁、行政復議、訴訟以及國際人權機構申訴或訴訟等。但是正如馮友蘭所言:“人不能離其環境而獨立,天下無完全新創之制度。”結合我國現有的理論基礎、法律依據與實踐效果,應當重點建構和完善以下幾方面的受教育權法律救濟制度:一是建構受教育權之非訴訟救濟制度——學生申訴制度,包括校內學生申訴制度與教育行政申訴制度;二是完善受教育權訴訟救濟制度——教育訴訟制度特別是教育行政訴訟制度;三是探索建立受教育權特別救濟制度——教育公益訴訟制度。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