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6355
- 書名: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術文庫)
- 作者:肖暉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8年9月
- 入庫時間:2008-10-16
- 定價:26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判決理由作為研究對象。具有的嚴密的邏輯結構和輕松精彩的好文筆。作者試圖從體系到內容填補該領域的學術空白,從多向度的視角來展開研究,并借用了歷史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運用了大量跨學科的知識和原始檔案等第一手的材料。一方面,系統地論述了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不可逆轉性,更加堅定了我們走法治之路的信心;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局限性和情理型判決理由的合理內核,從而使人們對法治的局限性和中國的文化傳統有正確的認識。本書還具有實踐方面的價值,它體現在如何完善立法、如何讓法官所作出的判決理由符合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要求、法官應如何協調情、理、法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克服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局限性上。
圖書目錄
緒論/1
一、選題意義和選題背景/1
二、對判決理由研究的學術史梳理
及本書的研究方向/3
三、本書的立場及論題/6
四、本書的基本內容和研究價值/8
五、本書的研究方法/9
六、幾個重要概念的界定/12
(一)判決/13
(二)判決理由/16
(三)傳統/17
(四)現代/18
第一章 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20
第一節 中國傳統判決理由中的理、情、
法/20
一、理:中國傳統判決理由的最高準則/20
二、情:中國傳統判決理由的重要準則/26
三、法:中國傳統判決理由中情理
實現的工具/31
第二節 中國傳統的情理型判決理由
形成的文化原因/35
一、儒家思想與中國傳統判決理由/35
(一)儒家的人倫價值與中國傳統判決
理由/35
(二)儒家的人情觀與中國傳統判決
理由/39
(三)儒家的法思想與中國傳統判決
理由/40
二、無訟文化與中國傳統判決理由/44
(一)無訟文化概述/44
(二)無訟與人情/48
第三節 中國傳統的情理型判決理由
形成的社會原因/49
本章小結/56
第二章 中國判決理由的歷史變遷/58
第一節鴉片戰爭一民國成立:判決
理由的歷史變遷/58
一、領事裁判權與法規范型判決理由/58
二、清末中國人的回應與挑戰/61
第二節 民國時期:判決理由的新發展/66
第三節 革命根據地:情理型判決理由
的回歸/77
第四節 新中國成立一“文革”:判決理由
發展的遲滯期/83
第五節 “文革”后一現階段:判決理由的
新變化/101
一、“文革”后一1 992年:判決理由發展的
覺醒期/101
二、1992年一現階段:判決理由的高速
發展期/108
本章小結/114
第三章 從傳統到現代:中國判決理由發展的
必由之路/115
第一節 何謂法規范型判決理由?/116
一、大陸法系法規出發型的判決理由/116
二、普通法系判例出發型的判決理由/121
第二節 中國判決理由轉型的文化原因/132
一、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尊嚴與司法
審判、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關系/133
(一)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尊嚴/133
(二)西方文化背景下人格尊嚴與司法
審判、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關系/137
二、全球化時代與全球意義的正義觀/142
(一)正義的界定/142
(二)全球意義的正義觀/145
(三)人格尊嚴的普適性與法規范型
判決理由的關系/149
第三節 中國判決理由轉型的社會原因/152
一、生活方式的變化與中國判決理由的
轉型/152
(一)西方背景下陌生人社會的生活方式
與法規范型判決理由關系/152
(二)陌生人社會的生活方式與中國判決
理由的轉型/157
二、從人性假設的視角對中國判決理由
的考察/159
(一)兩種不同的人性假設/159
(二)兩種人性假設下的審判方式及判決
理由的簡要考察/165
第四節從傳統到現代:中國判決理由發展
的必由之路/168
一、何謂現代性?/169
二、現代性、司法現代化與法規范型判決
理由的關系/171
(一)現代以前西方國家的訴訟與判決理由
的歷史/172
1.現代以前大陸法系的訴訟與判決理由的
歷史/172
(1)羅馬時代的訴訟與判決理由的歷史/172
(2)中世紀歐洲大陸的訴訟及判決理由的
歷史/174
2.現代以前普通法系的訴訟與判決理由的
歷夔/177
(二)司法現代化與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
關系/181
本章小結/183
第四章 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內在要求及
局限性的克服/185
第一節 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內在要求/186
第二節 法規范型判決理由的局限性/194
一、有時會帶來實質上的不正義/194
二、法官適法有時會遭遇困難/196
第三節 對判決理由實質上不正義的
克服/201
第四節 立法的完善:法官適法困難的
解決辦法一/205
第五節 法律方法的應用:法官適法困難
的解決辦法二/209
一、法律的解釋技術/210
二、法律漏洞的填補/215
三、法官的利益衡量(或稱價值權衡)/219
本章小結/220
第五章 情理型判決理由的繼承和揚棄/'223
第一節 對“以情理為導向”的訴訟理念的
繼承和揚棄/225
第二節 對“和為貴”的訴訟理念的繼承
和揚棄/234
第三節 判決理由中情理的具體運用/240
一、判決書中情理法交融/241
二、判后語/243
三、將生活中的情理轉化為經驗法則/245
本章小結/250
第六章 對現階段中國判決理由存在問題和
不足的考察/252
第一節 對中國現階段判決理由存在問題的
考察/253
第二節 對中國現階段判決理由存在不足的
考察/262
第三節 中國現階段判決理由存在問題與
不足的原因/268
一、文化的因素/268
二、制度性的因素/272
(一)最高人民法院所推行的判決書結構
存在著內在的缺陷/272
(二)缺乏制度性的激勵因素/274
三、人的因素/275
(一)法官的素質低下/275
(二)習慣的定勢使然/277
(三)認識和觀念上的偏差/278
第四節 制度建構: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280
一、改革判決書的結構/280
(一)一個一審民事判決書結構調整的
實例/280
(二)對實例中的判決書結構的幾點說明/283
(三)判決書結構調整與受眾的關系/289
二、如何通過制度性手段激勵法官/292
第五節 人的現代化:根本的解決辦法/298
一、如何提高法律素質/299
二、法律思維習慣的養成與觀念的轉變/305
本章小結/307
結語/309
參考文獻/313
致謝/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