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涉及的是一個較偏重法律技術的領域。然而,它同樣具有很強的歷年性和政策導向性。可以說明歸責原則和救濟手段之間的互動關系的典型例子是:在美國‘法律對責任的承擔設置了較高的門檻,[2]但責任一旦發生,通常會伴隨高額的賠償;[3]而在歐洲,責任的承擔較容易發生,但賠償卻是較低額的。從中可以看到損害賠償對歸責體系的影響:高額的賠償會使法院在認定責任時縮手縮腳。由此可見,盡管從順序上說,侵權法的任務是先確定責任,再決定救濟,但實際上,對損害賠償制度的設計,必須在侵權法的整個體系中進行考慮。
作者簡介
王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屙學科評議組法學組成員、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資深仲裁員、商務部中國企業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法律顧問等。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