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財稅法論叢》自2003年4月創刊以來,至今已經出版了12卷!敦敹惙ㄕ搮病繁幸回灥淖鳛樨敹惙▽W界學術交流平臺的宗旨,不斷精選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奉獻給各位讀者。2013年4月20日,由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財稅法前沿問題高端論壇在江西南昌順利召開。圍繞“中國夢背景下財稅法學科如何自信和自強”這一核心主題,與會專家學者展開了激烈討論和充分爭鳴!敦敹惙ㄕ搮病返13卷從“第四屆中國財稅法前沿問題高端論壇論文集”和近期收到的關于財稅法基礎理論與學科建設的論文中精選了30篇優秀論文。其中:
《強化財稅法基礎理論研究,建設現代財稅法學》,是第四屆中國財稅法前沿問題高端論壇上與會學者們就財稅法理論發展和學科建設達成的廣泛共識,又稱“南昌共識”,認為財稅法學者應集中力量提高學科核心競爭力,挖掘和展現財稅法學的深邃內涵。
《“理財治國”理念之展開——另一種國家治理模式的探索》認為經由財稅法制實現財稅法治、強化預算對政府“理財”權力的控制和優化稅制結構是實現“理財治國”的核心要素,并指出該理念是現代中國可資嘗試的一種科學、良性的國家治理模式。
《公共財產法視角下的財稅法學新思維》通過學理分析,得出了如下基本結論:財稅法本質上是個財產法或者“公共財產法”的問題,它與私法一道構筑私人財產權的雙重保障體系;將財稅法定性為公共財產法,可能帶來財稅法的理念和內容的深刻變革。
《財稅法的倫理價值及其實現》探討了財稅領域法律制度的正義性的判斷準則,認為財稅正義要得以體現不僅需要結合具體的多樣性財稅制度采用具體的評判準則,而且還需要從整體上采用多種評判準則。
《預算法社會本位理念及其規范化表達》認為預算法承載的社會本位理念凸顯為預算法對實質公平的維護,協商民主理論應成為預算法社會本位理念的理論基礎,我國預算法修訂必須建立合乎社會公共利益的表達機制。
《社會保障的財政問題》分析了社會保障的財政問題,認為社會保障法的財政法研究,應結合給付行政的公共性與權力性,注重其逆向決定給付之性格,探討及于公平負擔相關問題。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