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擺正心態
一個良好的心態,是面對司考必要的心理準備,是能夠始終如一貫徹學習計劃的保障。就司考而言,個人認為心態方面主要有以下兩點:
1、樹立正確的信心。考試切忌兩種心態:一是盲目自信,二是不自信。前者自信而自大,不能正確地認識司考的難度,必然以失敗收場;后者則未戰先敗。其實司考并非洪水猛獸,也并非不可逾越的鴻溝,樹立正確的信心,做到自信而不自滿,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這是成功的開端。
2、要有恒心。考試有兩個階段:考前準備和臨場考試,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對前者的檢驗。很多考生其實是倒在了考前準備的過程中。為什么呢?因為司法考試打的是“持久戰”,其準備過程漫長、乏味,僅靠一時的熱情和信心是不能堅持到最后并取得勝利的。我們長時間保持高度緊張的學習狀態,任誰都會疲勞,都會產生厭學情緒,這是通過司考必須克服的一個心理障礙。此時希望大家咬牙堅持,邁過這個坎,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精選教材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不在于多,而在于合適。選擇教材有三點要注意:一要有針對性,個別科目要區別對待,例如法理學、法制史、三國法,要么無法條可循,要么有法條但太過于零散,因此以上科目可以選擇一些專題講座作為輔導用書。二要符合自身實際情況,這里的實際情況主要是指:有無法學功底,功底是弱是強,在選擇教材之前對自己要有一個全面而準確的評估。三是教材之間要能相互契合,相互彌補,自成體系。就我而言,此次司考主要有四套考試用書。
一套教材類用書。主要是根據司法部公布的考試大綱編寫而成,其特點是緊扣考試大綱,側重各科基本理論和相關概念,此套用書主要用于彌補法律知識的空白并對司考形成一個初步了解。
一套配套練習。該套練習最好能與教材類用書相匹配,用于強化對各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一套法條匯編。該法條匯編對重點、難點和熱點法條都有注釋并且突出顯示,便于引起我們的重視。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法條就是司考的核心和根本,所以理解法條、記憶法條是通過司考最關鍵的一環。
一套歷年真題匯編。該書以年為單位,每一卷均由題目和解析組成。如何選擇真題?關鍵是答案解析,一定要能緊扣考題、法條、理論以及答案,能對每一個選項逐一進行分析,點撥關鍵,突破疑難,提供解題思路和方法,能概括本題涉及考點內容的主旨和精要,便于記憶、反饋和快速把握。司考從來不怕“重復”,所以做真題不僅是保持良好的考試狀態,更為重要的是能把握歷年來的命題方向和考試重點。
三、合理計劃
個人認為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與其相對應的三大訴訟法,難度大、內容多但分值較高,是司法考試的重點,所以每一階段的復習都應以其為中心展開;至于三國法、商法、經濟法、法理學,法制史、憲法則側重于記憶,相對簡單,但投入產出率較高,是拉分的科目。為此我按照由淺入深、逐步推進的方式以4月份為起始,制定了備考計劃。
第一階段,夯實基礎
這個階段是法學入門階段,主要用書是教材和配套練習,以三大實體法和三大訴訟法為中心,時間4月—6月,每天6個小時。采取看書——練習——再看書的方式完成。這對沒有法學功底或功底較弱的考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初步完成知識框架的建構。
第二階段,強化記憶
這個階段是整個備考計劃的核心環節,時間6月—8月,前30天每天 6小時,中間 10天準備期末考試,后20天每天9小時以上。此階段以法條為主,輔以配套練習;以三大實體法和三大訴訟法為中心,兼顧商法、經濟法。采取學科交叉復習,即每天同時復習2—3個科目,這樣既能保證各科目的有序推進,減緩對知識點的遺忘速度,又能活躍思維。此階段以 15天為一個周期,反復循環,要求三大實體法和三大訴訟法能保質保量的完成3遍以上。
第三階段,沖刺階段
此階段以真題為主,作用有三:一是查缺補漏,二是鍛煉做題的能力、思路,三是檢測目前成績。時間8月—9月,每天10小時。我一共有6年的真題,每年又分為4卷。前20天,先做卷二、卷三、卷四,每天一卷,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然后用5個小時對答案,看解析,識記關聯法條,記錄難點、易錯點剩下3小時用于展開法理學、三國法、法制史、憲法的復習。后10天,采取相同的方法開始做卷一。
經過三個階段的復習,距離考試時間也只有 10天左右了,這 10天很煎熬,隨時處于崩潰的邊緣,所以這段時間有兩個關鍵任務:一是在保持考試狀態的同時避免心力過于交瘁而恐懼或放棄司考;二是繼續查缺補漏,特別是解決自己在第三階段發現的疑難重點。 我認為:司考就像打仗,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是客觀外因,人和是主觀內因。但 7、8月正值炎炎夏日,我們不占天時;背井離鄉我們不占地利,可見,成功唯有人和,唯有堅持不懈。司考不僅考知識儲備,更考一個人的意志品質。敵人只有自己,勝,則笑傲司考;敗,則唯有卷土重來。
綜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祝愿所有在司考路上的考生都能順利通過司考、笑傲司考。
Copyright ? 1999-2017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