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垣 ]——(2003-3-23) / 已閱52664次
住宅環境:"五普”結果顯示,本社區人均居住面積為12.05平方米[29],低于全區人均水平13.76平方米。通過大規模舊區改造,增加居住面積,同時人口降低,到2015年,人均居住面積要達到15平方米。[30]
市容環境:實現以街道為核心的社區綜合管理,將社區建設、管理與道路整治、人文景觀、綠化建設有機結合,全面提升社區公共環境品質。
——繼續加大對違法建筑、設攤占路的整治與監管力度,在建成基本無違法建筑街道的基礎上,到“十五”末全部消滅轄區內的違法違章建筑。
——優化區域路網布局,完成新閘路(江寧路—成都路段)、石門二路的拓寬工程,完成鳳陽路、大田路重修和治理,加強南京西路、北京西路交通市容規范化道路的監管力度。
——全面創建一級衛生街道,總體促進環境品質提高,進一步鞏固我街道市級文明社區的創建成果。
(三)社區服務設施
目前,石門二路社區服務設施基本具備了,但功能不健全、使用面積偏小,而且隨著北部地區的改造和人口進一步老齡化,將給社區服務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進行舊區改造的同時,要同步考慮社區服務設施的布置。
1.社區事務受理中心。
目前,石門二路社區事務受理中心位于新閘路1050弄,涵蓋社會求助、社會保障、勞動就業、家政服務、社區信訪、司法調解、計劃生育等多個項目。但就將來發展來看,有三個局限:一是對本社區而言,中心位社區西北部,位置較偏,給部分居民帶來不便;二是辦公面積太小,很多部門供用一間辦公室;三是與街道辦事處分離,且距離較遠,不僅不方便居民,而且不利于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因此,在舊區改造時應留出“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的位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我們設想事務受理中心,面積達1000平方米,設備先進,功能齊全,位置應放在石門二路與新閘路交界的西南角處,與街道辦事處相近。(街道辦事處選址將在下文予以論述。)
2.社區生活購物中心。
舊區改造完成后,石門二路地區將是蘇州河以南、市中心最大的居民住宅區。從方便居民生活角度考慮,該地區應該有一個較大的社區生活購物中心,規模上應該相當于一個大的超級市場。我們設想,位置應放在石門二路東沿(山海關路—北京西路段)。理由有三:一是此處基本上位于本社區的中心,方便居民購物;二是可以成為石門二路商業次級中心的一部分,符合這一次級商業中心規劃要求;三是與南京西路距離適中,可以形成商業層次互補。
3.老年服務設施。
作為一個老年型社區,要充分注意建立健全的老年服務設施。按老年人口1.2%配置養老機構床位數,建成擁有50-100個床位的街道敬老院。建成一個擁有2000平方米以上社區健身苑,每個居委會建成1-2個健身點。另外,要考慮建設老年人休閑娛樂場所。
4.社區衛生服務設施。
健全社區的衛生服務設施,構筑現代化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以地段醫院為依托,建成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衛生服務站,每個居委會設一個衛生服務點,并有全科醫生來站服務。
(四)社區文化教育設施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社區文化應該是社區居民在長期建設中創造出來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31]考慮到本社區將來成為“雙高區”的一部分,因此本社區文化類型將從老城廂社區文化向商業社區文化轉變。而社區文化建設必須有相應的文化教育設施、場所相配套,在舊區改造的同時,我們應同步規劃文化設施。
1. 社區教育設施。
根據前文分析,將來舊區改造完成后,社區0~20歲人口比例將有所上升。目前本社區僅有1所托兒所、1所幼兒園、3所小學、3所初中,沒有高中。與將來的“雙高區”建設發展相適應,本社區應該有4~5所托兒所、4~5所幼兒園[32]、3所小學、3所中學,其中應該有1所高中。
另外,還應有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機構,因為將來的社會是一個學習的社會,而本社區舊區改造完成后將有大量白領入住,他們對成人教育和職業培訓的需求是非常迫切,并且這種教育只能是業余的,在晚上或周末時間進行,因此在本社區接受職業培訓性質的教育將是他們的第一選擇。考慮社區居民特別是老年居民的教育需求,本社區還應有1所具有一定規模的社區學校,擁有獨立的校舍、管理機構和一定數量的專職管理人員,實行自主管理、自主運行。
2.社區文化設施。
未來15年,社區人口進一步老齡化,加之人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時間縮短、休閑時間增多,居民對社區文化娛樂需求越來越大。社區要向居民提供優質的文化娛樂服務,必須在目前社區建設中規劃出一定文化娛樂場所。一個要建設1個社區圖書館,圖書館可放在社區學校內,與社區學校的圖書館合并,以適應人們求知的需要;二是要建設1個中等規模的書店,可以與上海書城聯網;三要建成2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文化俱樂部,集展覽、會議、講座、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這些文化設施,在布置上要雅、文化氣氛要與本社區的格調相協調。在位置上,我們建議仍沿石門二路布局。
(五)社區經濟發展
現行財政體制下,財政拔款遠不足支付社區兩個文明建設,因此,大力發展社區經濟是搞好社區建設的基礎。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成熟,社區經濟不僅面臨著市場的壓力,而且面臨自身發展中的一些制約因素,如區域經濟回旋余地小、產權界定不清、體制不順、管理薄弱等,所以在新的世紀我們要尋找新的社區經濟發展思路。未來15年內,社區經濟工作發展方向是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區域經濟,努力實現由原來依靠區財政拔款、街道自籌財力型經濟向財政稅收型經濟過渡,從原來主要依靠征收市場費稅型經濟向招商引稅型經濟過渡。
商業商貿業:根據建設“雙高區”的要求,石門二路社區要形成“土”字型的商業格局。加快完成靜安南京路(本社區段,即成都北路至江寧路)北沿的功能開發,使之成為高品位的商業商務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石門二路、新閘路要建成商業次級中心,石門二路商業要適合將來舊區改造完成入住的居民的日常消費,應以中低檔為主,與南京西路形成互補,新閘路應側重于社區服務業。
都市型服務業:根據社區人口狀況的變動情況,未來10~15年,本社區應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廣告旅游、中介咨詢、圖書期刊、園林綠化、金融證券等都市型服務業,擬籌建2~3個較大規模的專業市場。進一步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力度,把招商目標群體重點放在國內外大中型企業、各類私營企業、都市型貿易企業和有市場、有效益的高新技術企業,擬計劃每年引進8至10家企業。
社區服務業:為解決社區特殊人員(如兩勞釋放人員、低弱智及殘疾人)的就業問題,同時滿足居民的服務需求,社區要發展以居民福利和服務效用最大化為目標的社區服務業。在組織定位和產業定位上,從事社區服務的組織主要是志愿者組織和合作社組織,在經濟性質上,社區服務業既不是營利性,也非完全的公益性,主要屬性是非營利性,以社區居民福利最大化為目標。我們設想,社區服務業實行產業化運作,公司化經營,比如可設立法律咨詢服務所、勞動就業介紹所、婚姻登記介紹所、協議離婚代辦所、保潔清掃除害消毒站、有線電視管理站、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等。
(六)社區管理
我國都市社區,依然是行政性社區。我國推進社區建設與管理的模式為“街道主導、居委操作”,遵循這種思路,我們論證3個問題。
街道辦事處的選址:在我國目前社區管理中,政府行為依然起著主導作用。街道辦事處不僅作為區政府派出機關,同時也是社區管理的主導機構。因此,街道辦事處應該有合理辦公場所。目前,石門二路街道辦事處設在西王小區內,非常不合適。其一,位于小區內,比較難尋,居民辦事不方便;其二,機關與居民混合,在氛圍上不協調;其三,現有辦公面積偏小,建筑面積僅有1114平方米,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其四,將來西王小區實現整體置換,恢復其花園式洋房住宅,辦事處也需要外遷。所以,在推進舊區改造的同時,同步考慮街道辦公場所是最恰當的時機。
關于街道辦事處辦公樓面積應有3500~4000平方米,其地址我們建議設在石門二路、北京西路交界的西北角,即55號地塊內。理由如下:第一,以靜安區整個行政區劃中街道辦事處的機構設置地來看,東部地區應有一個符合遠期發展定位的辦事處的機構所在地。第二,該處基本上處于石門二路社區中心處置,交通便利,周邊環境較好,適宜設立辦事處。第三,從建成石門二路商業次級中心的角度看,辦事處設在石門路沿線也比較合適。第四,從開發的可能性來看,該處人口已動遷,正在進行改造,加入街道辦事處的規劃即可,操作起來比較方便。第五,在資金上,街道可與開發商進行商量,尋找合適的出資方式。
居委會的設置:舊區改造的完成后,本社區的人口狀況、街坊劃分都將產生較大的變化,與此相適應,我們也應對居委會的設置及相關配套設施作出規劃。舊區改造完成后,居委會將從目前大量的事務性工作解脫出來,像衛生、綠化、治安等問題都將交給物業公司來管理,居委會的主要職責是協調小區各方關系、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根據這一情況,居委會的管轄范圍、數量都要重新設置。我們設想,居委會的管轄范圍應主要根據道路分割情況來劃分,一個較大的小區設一個居委會。北京西路以北地區,以地塊為劃分依據,基本上目前2個居委會合并成一個。這樣,本社區居委會數量在16~17個。根據這個數量,在舊區改造時,要留出居委會辦公場所及相關配套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社區管理方式: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成熟發展和社區人口素質的提高,必然會對社區管理方式提出新要求。適應來“小政府、大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有兩個基本設想:一是建立以街道辦事處為核心,以工商、警署、交巡警、房管辦、環衛、物業、地段醫院等對應設置部門為主體,以居委會為基礎,以社區志愿者為補充的社區綜合管理新模式。在管理模式上,成立社區綜合管理委員會,由街道辦事處牽頭、各對應設置部門負責人參加,作為社區綜合管理的決策機構;在組織體制上,建立協管員隊伍和社區志愿者隊伍,積極主動參加社區的各項管理,負責日常的宣傳、教育、監督,包括對各職能部門的監督,以實現群眾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在運作方式上,由社區綜合管理委員會總攬全局,專業部門具體操作,各方積極參與。
二是積極扶持小區居民的自治,真正建立居民的自我管理機制。舊區改造完成后,在小區要出現三個機構,即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但在數量不一定是相等的,有可能一個居委會轄區內有2個業委會、2個物業公司。我們要宏觀調控好三方的關系,實現小區的“三位一體”的自治管理。在業委會與物業公司關系上,街道要支持業委會行使對物業公司的聘任權、辭退權、監督權,實現市場關系下的權責相應的契約自治。在將來條件成熟的小區,我們應逐步推進居委會的直選,由本小區居民進行自我管理。在職責上,居委會主要管理小區物業公司管理之外事情,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設,另外居委會要起到協調各方的作用,包括業委會和物業公司間產生的問題。
結束語:社區人口與社區建設將長期相互影響
通過以上三個部分的行文,我們基于建設“雙高區”和進行舊區改造背景,對石門二路社區人口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點,就適應將來人口發展趨勢的社區建設規劃進行了設想。從社區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我們應該看到,社區人口與社區建設之間的關系,既不是單向的作用,也不是靜態的發展,而是相互影響的,并且這一影響是長期的,城市人口與社區發展將走向一體化,因此未來石門二路社區發展也很難嚴格按照我們的規劃模型來進行。但是,人對自然和社會的發展有巨大能動作用。一個根據客觀規律的、合適的預測,一個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對社區的成熟,對城市社區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時候具有決定意義,因為一個城市的建筑、一個社區的文化一旦形成后,將在較長的時期內無法再發生大的變動。因此,在此意義上,在石門二路這個社區還未定型之前,我們根據人口狀況對石門二路社區的建設規劃,對本社區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共5頁 [1] [2] 3 [4] [5]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