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近代女子財產繼承權的解讀與反思

    [ 王新宇 ]——(2012-2-16) / 已閱16647次

    王新宇


    關鍵詞: 女子財產繼承權 家制 夫妻財產制 權利能力
    內容提要: 女子財產繼承權是近代法律變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民國時期這一立法上的變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一種性別權利的突破。但女子財產繼承權體現的僅僅是一種權利能力,而不是行為能力;無論是未嫁還是已婚,女性都沒有真正的財產支配權。一方面是女性權利依然處在家長權、夫權之下,另一方面女性自身也不具有行為能力,甚至在債務繼承時家境貧寒之女反受繼承權之害。這場立法突變實則利弊各半,原因在于這項法律變革基于一場政治運動,而不是社會變遷的結果,這對現代法律變革極具啟示。


    在中國法制史上,民國時期向被視作傳統與現代的分水嶺。在這一時期,近現代法律體系得以形成,基本法律制度得以確立。但“在以理性為主旋律的近現代社會之中,……家庭領域始終是制度理性需要占領但又難以攻克的最后一個堡壘!雹偈加1926年的女子財產繼承權法律變革,也可謂是充滿艱辛。是年一月,民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婦女運動決議案》,并敦促國民政府,從速依據憲綱對內政策第十二條“于法律上、經濟上、教育上、社會上確認男女平等之原則助進女權之發展”之規定:一制定男女平等的法律;二規定女子有財產繼承權[1](P.317)。女子財產繼承權的法律確認,無疑代表著一種現代理性的勝利。然而這種理性的勝利,固然有其先進性,但其立法效果則不能僅憑一條一款來衡量。本文擬以法學方法論為視角,對該時期女子財產繼承權的真實狀況進行全面的解讀與闡釋。

    一、家制之下的女子財產繼承權

    (一)廢宗祧繼承,女子財產繼承權成為可能

    宗祧制度,是近代法律變革以前的一項法律制度,以“承奉祖先祭祀,以綿血食”為標的。但是宗祧繼承有五大原則:一異姓不得亂宗;二限于男子有受繼權;三獨子兼祧,不限于兩支;四準許虛名待繼;五被繼承人亡故,該親屬會有主張應繼之權[2]。從宗祧繼承原則來看,宗祧繼承人的主體資格已經嚴格地限定為男性。不過,并不是每一個男性都能獲得繼承宗祧的資格,能夠得以繼承宗祧的,只有嫡長子和嗣子。嫡長子為妻所生,而嗣子是養子,必須通過立嗣取得合法身份。雖然“立嗣目的,厥在承宗”,“然實際上,宗祧繼承人,亦即遺產繼承人。爭繼實即爭產!保1](P.347)按中國舊制,“遺產之承受,除被繼承人有遺贈行為外,以宗祧繼承為先決問題”[2],“家產由繼承祭祀之家族(男子)承繼!保3](P.11)但宗祧繼承,非嫡子,非長子,而是嫡長子[1](P.817)?梢娮陟鲋贫鹊拇嬖,遺產繼承對于非嫡長子而言是一種限制,對女性而言,更是不得涉獵的禁區。因為“宗祧重在祭祀,故立后者惟限于男子,而女子無立后之權,為人后者亦限于男子,而女子亦無為后之權”[4](P.788)。在宗祧繼承之下,女子不僅被剝奪了立嗣權,而且也沒有被立嗣的權利。
    近代法律變革之始的《大清民律草案》,對于宗祧繼承的存廢是閃爍其詞的。②雖然在立法草案說明中提到“雖取家屬主義,須宗自為宗,家自為家”[1](P.817),但也說明“所謂繼承之身分權者,禮制所乖,毋容混淆”[1](P.924),對于女性繼承依然嚴格限制。雖然,《大清民律草案》將妻的繼承順序排在直系尊親屬之前,“婦人,夫亡無子守志者,得承其夫應繼之分為繼承人”,“若其婦獨能守志,則其應繼之分應歸其婦”,但“后族中茍有可嗣之人,仍可立嗣”[1](P.948)。從這一點來看,寡婦繼承所得財產只不過是暫為家族存留,因為立嗣是寡婦不能拒絕的行為,③其財產終必為嗣子所有,而且再嫁也不能隨其轉移。另一方面,《大清民律草案》將妻設置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即便其夫去世,也還是仍在家長的監護之下。而親女繼承,只能發生在戶絕,即同宗無可繼之人之時,條件之苛刻,有等同于無。可見遺產繼承,無論是“婦人”,還是“親女”,都掣制于宗祧繼承。

    1915年法律編查會和1926年修訂法律館的《民律繼承編草案》都對宗祧繼承明確加以規定。1928年《繼承法草案》修訂時,盡管草案中依然可見嫡子、嗣子之詞,但明確廢除了宗祧繼承制度。因為在該草案修訂時,《婦女運動決議案》已獲通過,男女平等以及女子繼承權已成為法定原則。1930年立法委員會提交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審查的《親屬法繼承法立法原則》,再次明確廢除宗祧繼承,并舉出三大理由:一是社會發展,社會組織以家為本位,而不是以宗為本位,宗子主祭已成虛名;二是社會上長房未必大宗,且有長房兼祧次房之后,有違小宗可絕之古制,宗祧繼承已經有名無實;三是宗祧繼承惟限于男子,女子無為后之權,有悖男女平等原則[1](P.591-592)。但是同時也說明,選立嗣子,是當事人的自由,立法無庸加以制止。此一特別說明,無疑為社會適應新的法律制度特設了一個過渡期。

    從立法沿革來看,宗祧繼承的廢除,意味著男子在私法領域某些特權的廢除,也意味著對女性財產繼承的禁錮可能被解除,使得男女平等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男子特權的廢除,宗本位向家本位的轉變,并不必然會給女子財產繼承帶來實質的進展,而僅僅是一種可能。

    (二)立家制,名至而實不歸

    我國傳統社會,為男系血統宗法主義社會,強調男性血緣關系的延續和倫理秩序的建立。在宗法廢除之后,家制存廢問題,成為傳統與現代博弈的另一個焦點。家制存廢,涉及社會的基本構成能否由傳統的家庭本位轉向現代的個人本位。家本位之下,家庭單個成員不能成為獨立的主體,也就是說,家庭成員的獨立人格,會被家制所吸收。

    《大清民律草案》明確設定家制,且“親屬法既采家屬主義,不采個人主義”。其原因在于“以家屬制度之社會,采用個人主義之法律,則可謂兩背”。并在起草說明中提到:編纂一國法典,必須是實際與理論兼顧,不能用理論長短來衡量法律之優劣。法律采用個人主義,必須是社會先于法律而以個人主義為本位,但這與中國當時社會所不符。因為“中國今日之社會實際情形,一身之外,人人皆有家之觀念存,”“而家長、家屬等稱謂散見于律例中頗多……數千年來;慣行家屬制度之習尚,是征諸實際”[1](P.816-817)!霸谥袊藦募抑畬嶋H組織上著眼,即從家長、家屬之關系上著想,其系統上之關系”,“家長及家屬一節者,先規定家長之資格,繼以家長之權利,次及于家屬,不言家屬義務者,以家長權利,其對面即家屬義務存焉故也”,“家政統于家長”(第11條);1915年《親屬法草案》規定“家長,以一家中最尊長者為之”(第8條),“家政,統于家長”(第11條);1926年《民律親屬編草案》除對家制做了相同規定,并專設家產一節[1](P.833-834);1930年立法院院長胡漢民、副院長林森提請中央政治會議核定《民法》親屬、繼承兩編立法原則,親屬法立法原則中包括:家制應設專章規定。屆此,“已不承認前法制局所篡新親屬法草案為當,而欲恢復前清民法草案”。④
    對于采取何種主義,立法當局認為“個人主義與家屬主義之在今日,孰得孰失,固尚有研究之余地,而我國家庭制度,為數千年來社會組織之基礎,一旦欲根本推翻之,恐窒礙難行,或影響社會太甚”[4](P.786-787)。

    家屬主義與個人主義之爭,一個重要的論點便是家屬主義是否助長了人民依賴之心。堅持個人主義列舉了中國不適合家屬主義的三大理由:“家人在共同生活之下,養成依賴性,長游惰之風,阻上進之路,減少生產,增加消費,此及于經濟上之惡影響也;重家輕國,勇于私斗,怯于公戰,此及于政治上之惡影響也;集素昧生平,情感違異之人,強相結合于一室,變起蕭墻,糾紛莫解,此及于社會上之惡影響也!保5]堅持家屬主義的一派認為“個人主義”是西方社會的產物,但是“西方依賴他人之心思甚少之原因,實由工商業發達,人人皆有自食其力之路,至國家救濟,貧民保險制度,均極發達,故人民自無須依賴他人”[1](P.817)。而個人主義是不符合中國國情的,“矧自農業經濟論之,耕作單位之小家庭,于種種方面實優于個人主義耶。以我地大物博,今后政策亦必重農。則對于大多數農民,生活基本上家庭尚不宜破壞也。”而且采用家屬主義,并不是為了保護家長權利,實際上是家長忍辱負重,因為“我國家制以男系的家庭制度而兼個人主義之精神,家長權與親權、夫權并立其特色也。家長對于家屬生計、教育職業之籌書、及未成年人無能力人之保護,皆負全責。俗語喻以為子女作為馬牛者,蓋幾乎只有義務而無權利。此人倫道德,涵濡已深之所致也。”[6]法學界一場理論論戰,終以家屬主義為勝而告終。

    家制對于女子財產繼承權的影響,在于家長對于家產的管理。根據舊律,家長的權利之一就是“管理家產,子弟不得私有其財產,而當總攝于一家:故一切之所有,皆為家財”。立法院民事起草委員會在《民事親屬繼承起草說明書》中闡明設置家制是仿效瑞士民法[1](P.643),但“瑞士之家制,純為家產而設,故不標題曰家,而曰家屬的共同生活,家長之權義,僅及于家產而止。是即所謂家長者,即為管理家產之人,所謂家屬者,即為對于家產應受家長處分之人!保7]在民國時期歷次草案中,只有1926年草案設定家產內容,其他草案均無涉獵。當立法出現空白,根據“法無禁止即為自由”的權利推定原則,家長對于子女乃至家屬的家產依然享有管理權。

    家制之設定以共同生活為本位,社會組織以家為單位。家制之下,家庭內部成員必然聽命于家長,男人之間的平等都不是一件易事,男女平等更是缺乏體系上的完整性。女子財產繼承權雖然于法有據,但在家制之下,根據家屬主義原則,對外主體不獨立,對內其人格被家長所吸收,其繼承所得之財產,并不會掌控在自己手里。

    二、司法解釋之下的女子財產繼承權

    《婦女運動決議案》通過之后,該決議案在廣州政府時期曾作為轄內各省訴訟的準據予以實施,武漢政府期間還出臺過具體的議案和解釋,到了南京政府和寧漢合流之后,南京方面的保守立場卻逐步占了上風,開始嚴格限制婦女繼承權。⑤特別是女性婚姻狀態,成為女性能否繼承父家財產的先決條件。

    在女子繼承權被確定為法律原則之后,各省在具體適用過程中產生了三個問題:“(一)已嫁女子,有沒有繼承財產權;(二)繼承財產與宗祧繼承,可否混合;(三)嗣子有沒有繼承權”。武漢政府司法部的答復是:

    1.繼承限于親生子女與配偶;2.已嫁女有財產繼承權;3.宗祧繼承與財產繼承兩不相混;4.立嗣與否聽本人自由,但非被繼承人生前有合法遺囑,不得與親生女均分遺產;5.無人繼承或受贈的遺產,歸國庫為普及教育之用。⑥

    但南京最高法院的意見,與武漢方面全然相反。1927年解字第七號武漢司法部先是規定女子獲得財產承繼權,但南京最高法院解釋第三四號認為:

    查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婦女運動決議案,系前司法行政委員會會行廣東、廣西、湖南各省
    高等審監庭在未制定頒布男女平等法律以前。關于婦女規定,根據上項決議案,法律方面之原則而為裁判。按上開會文,以財產論,應指出未嫁女子與男子同有繼承權,方符法律男女平等之本旨,否則女一出嫁無異于男已出繼,茲不適用上開之原則[8](P.73)。

    1928年解字第四七號進一步確定:女子繼承財產系指未出嫁之女子而言、不問有無胞兄弟、認為有同等承繼權;至出嫁之女子、對與所生父母財產、不得主張承繼權。1928年解字第九二號解釋(最高法院答復江蘇高等法院函)如下:

    第一點,應分別情形解釋于下:(甲)女子未嫁前與同父兄弟分受之產應認為個人私產,如出嫁掣往夫家,除妝奩必需之限度外,須得父母許可,如父母俱亡,須取得同父兄弟同意;(乙)女子未嫁前父母俱亡并無同父兄弟,此項遺產自應酌留祀產及嗣子應繼之分,至此外承受之部分,如出嫁掣往夫家,除妝奩必需之限度外,仍須得嗣子同意。如嗣子尚未成年,須得其監護人或親族會同意;(丙)絕戶財產無論已未出嫁之親女,固得對于全部遺產有承繼權,但依權義對等之原則,仍須酌留祀產。如本生父母負有義務(如債務贍養義務之類),亦應由承繼人負擔。第二點,女子被夫遺棄留養于母家,其本生父母既許其分產,自無禁止其與兄弟分受遺產之理。第三點,婦人夫亡無子守志者,不問其出嫁前有無承繼本生父家之財產,但既為守志之婦,自得承受夫分,希即查照飭遵[8](P.76)。

    總共3頁  1 [2] [3]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96精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天堂男人在线 |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毛片 | 亚洲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kkk4444在线观看 | 男人免费看片 | 免费观看欧美成人h | 国产精品99r8免费视频2022 | 欧美精品色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 亚洲免费美女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成人 | 成年人国产视频 |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日本aaaaa级毛片 | 波多野结衣视频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精品 |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 www.xxxx欧美| 欧美黑大粗硬毛片视频 | 高清毛片aaaaaaaaa片 | 手机免费看a |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777 | 亚洲成人91 | 日韩一级a毛片欧美一级 | 国产高清久久 |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 |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网址 |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 | 国产下药迷倒白嫩丰满美女j8 | 尤物蜜芽福利国产污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毛片特黄黄 | 国产成人亚洲日本精品 |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