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平 ]——(2018-12-26) / 已閱29595次
(九)將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人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并通報其所在單位。
(實施單位:衛生健康委、公安部)
如果能限制其醫療,則必是有很大的效果。當然可以借鑒《暫予監外執行規定》中保外就醫嚴重疾病范圍 規定。
總之 人身權的保護方面,我個人認為業精品高、又紅又專是最好的保障。遵守職業道德與衛生法規,不逾赿道德和法律紅線。換位思考,耐心真心誠心地對待患者為家人。善于溝通與心理學知識。建立院方應急預案。加大工傷與商業險投保。加大涉及醫院與醫務人員的行政和刑事保護力度。從院前急救到出院記錄都是規范,規范化管理,處處時時都經得起檢驗,這樣就可以減少糾紛、提高醫務人員的安全感覺與幸福感。
相關研究論文集錦
安徽省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研究
王 茹
社會大眾認為造成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為:部分醫生水平不高、醫療體制不合理、醫生服務態度不好。醫護群體認為,造成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有體制、機制、管理問題;政府投入不足;醫務人員待遇不高。
醫療服務質量降低:
由于當前的醫護群體長期處在高壓力、高風險、低收入的職
業環境中。尤其是近年頻發的暴力傷醫事件,使得醫療行業職業
倦怠現象擴大、人才流失加大,這必然導致醫療行業的服務質量
降低。醫療行業正呈現出傷醫現象愈多,醫療服務質量愈差,醫
患關系愈緊張的不良循環趨勢。
其中: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
在工作量與收入掛扣的醫療體制下,“大處方、小病大治”等
現象屢見不鮮。然而,社會對違反職業道德的醫護人員缺乏有效
的處罰機制。甚至個別醫院出現包庇、縱容不法行為的現象。我
國當前的醫學教育模式也過分側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知識,忽
視倫理道德教育及人文素質的培養。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增加政府財政
投入;重建醫患雙方的信任基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等措施有助于安徽省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
其中: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醫療服務質量包括醫護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以
及醫院的管理服務水平。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醫院提供
的服務能否讓病人滿意等,主要取決于醫療服務質量。首先,醫
院應當不斷提高醫護人員技術和服務水平。醫院應定期開展醫
療新技術,新項目的培訓,努力使醫務人員的技術不斷提高,以提
高醫療診治的高效率。其次,醫院應當不斷提高各項制度的建設
和落實。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確保患
者安全;對基礎質量、環節質量、終末質量加強監控,發現問題及
時解決,杜絕醫療事故、醫療差錯的發生,使醫療質量不斷改進。
最后,醫院應當不斷促進提高醫護人員的人文素養和醫德醫風。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充分發揮醫院工會以及行業協會等部門的監
督職能,對違反職業道德的醫護人員應嚴肅處理。
法治視野下公安機關應對醫患糾紛的策略
孟曉梵(湖北警官學院 法律系,湖北 武漢430034)
醫院方面的原因
總共17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