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琳 ]——(2002-5-11) / 已閱42752次
當然,應該說有很多人本身就是私心很小,一直都自覺遵從或一開始就樹立了這種正確觀念,但我們不能擔保人人都能做到這樣。從社會學上來說,我們應該是采取有效的措施迫使那些不情愿的人也都不得不這樣。既然你選擇了這份工作、這樣一個環境,就由不得你不情愿,否則你可以另謀高就。
監督是利益相關者對利益影響者實行的查看、了解、干預,它是利益相關者的一項固有的權利。
利益相關關系的形成分為兩種,一種是(一方)利用強權形成的,還有一種是非強權形成的。利用強權形成的,其監督權利是無限的,可以采取任何他愿意的方式、手段來對任何事進行監督(這里所說的“可以”并非指合理,既然他擁有強權,合不合理你都沒有辦法抗拒)。非強權形成的,其監督權利則是有限的,監督的方式、手段、內容必須遵守雙方的約定和國家法律、一般社會準則、慣例。
奴隸社會及其以前的社會,也包括封建社會中的一部分,利益相關關系是利用強權形成的。近代的利益相關的關系基本上是非強權形成的,其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相互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契約建立起來的一方為另一方提供服務的關系——在一定時間內相對穩定的關系。另一種是自然形成的,即,雖然相互沒有建立一方為另一方提供服務的契約關系,但一方的自我行為卻對另一方的利益實際造成了影響。這種自然形成的利益相關關系是一種松散的、不明朗、不確定的關系,原則上是:有影響就有關系,沒有影響就沒有關系。但有時候有沒有影響是難以說清的,至少是不了解就不知道的,所以即使看不出有利益相關,往往也還是有必要進行一定的監視。自然形成的利益相關關系往往是在其他一些關系上發展起來的,例如地域、流域關系,行業、職業關系等。
通過直接契約建立利益相關關系而產生的監督是既可監又可督,因為既然有契約,就可以督促對方按照契約上的要求去做。但“可督”并不是一定就“有督”。而沒有直接契約關系的監督一般來說就是只能監不能督。因為既然沒有建立契約關系,對方就沒有責任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只要沒有發生損害你的利益的事實你就管不了他。也就是說,這種監督是主要以事件結果為焦點的。當然,有些事件雖然還沒有產生結果,但根據一般常識或科學的規律性可以判定即將產生什么樣的結果,也可以以之為焦點。而有契約關系的監督則主要不是以結果為焦點的,更大程度上是以做事的方法、手段、條件等為焦點。因為往往在契約中就對這些作了說明,或者已經有了一般社會準則或慣例。例如,一個工程建設監理公司在對一個施工項目進行監理時,首先要求施工單位提交組織架構、施工方案等等資料,審查看是否符合要求,這叫作事前控制。
前面說了非強權形成的利益相關關系下的監督,其監督權利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并不是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手段對任何事進行監督,至少是不能嚴重阻礙被監督者的正常工作,也不能損害被監督者的正當利益。監督權利的擁有是在利益相關的關系確定后才有的。建立了契約關系,自然就有一些關于監督方面的專項權利,例如進入某些地域、查看某些東西。而沒有契約關系的,就沒有關于監督方面的專項權利,只能利用一些社會人的基本權利來進行監督。只有當有較充分的證據顯示對方已經或很可能損害了自己的利益的時候,那么就成了事實上的利益相關關系或準利益相關關系,這時候才可以要求進行進一步的監督,即具有了某些關于監督方面的專項權利。當然,這是需要政府或公眾予以確認、認可的,并不是一方當事人可以隨意認定、擅自行事的。
為了保證那些沒有建立直接契約關系的人也能夠充分利用社會人的基本權利來對他人進行監督以使自己的正當權益不受侵害,應當使社會人享有足夠的基本權利有并使之得到切實的保障、得以落實、行使,這其中包括要求被監督者將能夠公開的東西必須公開。(這里的被監督者可能是不確定的,即任何人都有可能是被監督者。例如,當前對自行車的管理就是要求不確定的被監督者——任何騎自行車的人——將組合型車牌的插入件插好,以便任何人都可以根據它來判定該車是不是盜竊來的。當然,要使這一做法切實起到作用,就必須對那些雖屬合法擁有車輛但未按要求插牌的人予以嚴厲處罰。本文后面將談到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問題。)
二,監督的方式種類種類
直接監督和委托監督 直接監督即利益相關者親自來對對方實施監督。由于監督的效果由監督者自己掌握,因此沒有嚴格職責,想監督就監督,不想監督就不監督,同時也往往沒有系統的、科學的監督方法,監督不監督、怎么監督都是他自己的事,只不過不能采取對方不能夠接受的監督方式、不能超出法律和社會公約允許的范圍。
委托監督是指利益相關者委托他人來對對方實施監督。這種監督必須由利益相關者來對監督實施者予以授權,明確授權范圍、權限。一般來說委托人與受委托人之間也必須簽定協議,明確責任、義務,報酬。對于受委托人來說,他是必須履行監督的。如果沒有實施監督或監督不力,則會受到處罰。受委托進行監督者本身也受到委托者的監督,因此他要努力盡到職責。為了取得委托者的信任、獲得委托,他要有系統的、科學的監督方法、先進的監督手段。
法定監督 指法律上明確規定的監督職責,例如國家監察局等等機構。它是屬于委托監督的一種。
職務(職能)監督 它也是委托監督的一種,一般是指政府或民間機構擔任監督職責的部門、人員所進行的監督。這種監督的實施者是專業人員,具有系統的、科學的監督方法、先進的監督手段,例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建設工程方面的監理公司、國家監察部等。
職務(職能)監督又分為全程監督和非全程監督,非全程監督又分為定期監督和不定期監督。全程監督是在被監督者做事的全過程進行隨時隨地的監督。非全程監督是在個別時候對某些具體東西進行監督。全程監督花費的人力物力比非全程監督的大很多,監督力度、效能自然是要好一些。非全程監督的被監督者不是時刻處于被監督狀態,只有當監督者行使監督的時候才將被監督內容向監督者展示。
有限責任監督和無限責任監督 無限責任監督是指對被監督者一切事情負責,不論什么原因發生什么問題都負有責任。有限責任監督則是只對某些指定了的事情負責,在這些事情上監督者盡到了職責,那么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與監督者無關。無限責任監督一般是做事者的內部監督,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都是屬于一個整體,監督者自己的失誤和被監督者的失誤都與之有關,所以是無限責任監督。有限責任監督則是外部監督,因為是外部的,不可能超出職權范圍來干涉做事者,做事者是有一定自主權的,外部的監督者不可能為此負責、替人受過。
內部監督 機構內部的部門之間、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
外部監督 機構以外的人員或其他機構對該機構的監督。
公開監督 也叫群眾監督,它沒有固定的監督人員,也就沒有授權,所以也可以稱作無授權監督。公開監督也分為社會化公開監督和局部范圍內的公開監督(例如一個集體內,因為有些事不宜完全對社會公開)。公開監督是讓人們利用社會公民或機構普通員工所擁有的基本權利來實施監督。公開監督是只能監不能督。監督者將所監得的情況向利益相關者或被監督者的主管部門(或人員)報告,讓利益相關者或被監督者的主管部門(或人員)去行使有關權力和權利(進一步監并進行督)。公開監督是一種很有利用價值的監督方式,應該充分利用。因為這種監督方式不需要授權委托,監督者沒有特權去以權謀私,又不需支付工資,同時監督者很廣泛,草木皆兵,被監督者往往不會太注意,即使防也是防不勝防。要利用好公開監督,就應該讓監督有功者得到報酬,為了鼓勵人們參與公開監督,就需要以一種表明獎勵意思的不定向契約(即公告)來激勵。它既可能是無償監督,也可能是有償監督,當有人實施了監督并獲得了有用的情況向利益相關者報告了,獲得了獎勵,那么就是有償監督,否則就是無償監督。一般來說應該將其歸入無償監督。即使是將它歸入有償監督,在有償監督里面它也是最劃算的,同時又是效能很高的。不論是否有人獲得了有用的情況向利益相關者報告,它都都一樣發揮了效能,它對被監督者起到很大的威懾作用,他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有什么人來監督他,只有按規定做好。要利用好公開監督,就要要求被監督者將盡量多的東西公開來,讓人們能夠在基本權利的基礎上就能看到、聽到這些東西。例如,要求正在進行施工的工地將報建審批的許可證掛在外人可見的顯眼位置。
如今電腦互聯網、電話、電子公告板等技術、設施如此先進發達,為較好地實行公開監督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社會監督 分為兩種:一種是指社會化公開監督,即上面所說的無授權監督。一種是指利用社會民間機構進行的監督,這種則是有授權的,例如工程建設方面的監理公司實行的監理。
顯形監督 顯形監督是指被監督者知道監督實施者是誰,并且看得見他在進行監督。顯形監督也叫旁站監督,它是最簡單、原始的監督方式。顯形監督有時會使被監督者產生不良情緒,覺得不受信任,有時也會阻礙被監督者的工作。而且,由于被監督者知道、看得見監督者,可能會針對性地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使監督形同虛設,人都是有弱點的,或者經濟方面,或者是人格方面,或者是色欲方面等等。但是,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實行旁站監督的。
隱形監督 隱形監督是指被監督者不知道監督實施者是誰,看不見他在進行監督,不知道是否有人在進行監督、用什么方式進行監督。由于被監督者不知道監督實施者是誰、什么時候、用什么方式進行監督,就可能不會采取針對性的手段來對監督進行防范、阻撓。對于那些理性不夠的人來說,可能會產生沒有監督的錯覺,或抱僥幸心理以為自己的所做所為不一定會被發現,從而鋌而走險。隱形監督的手段包括利用攝像進行監視等。
半隱形監督 介于顯形監督和隱形監督之間。例如公開監督,這其中又分兩種:一種是適時公開監督,一種是事后公開監督。適時監督時,雖然監督者是顯形的,但你不知道他是否在監督(因為他本身并沒有被授權進行監督、沒有監督的職責),他的監督行為不明顯,難以判定是否有注意被監督者。事后公開監督是讓被監督者事后將做事的情況、結果等放在公開位置,誰都可以看到,但不一定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時候看了。
縱向監督 指上級對下級的監督,或專門監督機構實行的監督。
橫向監督 指同級單位、人員之間的監督。橫向監督是只監不督。橫向監督的檢查結果只能作為參考信息,而不能作為判定、處罰的依據。
逆向監督 指下級對上級的監督。這也是只監不督。
輿論監督 這是一種特殊的監督,即利用輿論進行監督。它是指把事實真相通過大眾傳媒公之于眾,讓人們去評說和作出反應,從而對當事人起到督促的作用。輿論監督的對象事件一般是被認為不好的、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其結果有這樣幾種情況:一是當事人自己糾正錯誤、自我約束;二是當事人的上級領導或其主管部門或執法部門來對事件進行干預;三是民眾利用自己的公民權利來對當事人作出反應,例如不跟他做生意、不與其聯姻、在選舉中不投他的票等等,從而使當事人得到懲罰。輿論監督的監和督的主體往往是不同的,監和督的對象有時也是不同的(例如督促當事人的上級或其主管部門或執法部門來對事件進行干預)。
輿論監督的關鍵是事實真相能夠在大眾傳媒上公布。這要求社會有充分的言論、出版自由以及傳媒機構有足夠的輿論覆蓋面和信譽度。
輿論監督的“督”分為事前督和事后督。事前督是指把將要利用輿論進行監督的做法事先告訴被監督者,使之引起重視,不敢違規亂來,從而起到事前督促的作用。事后督則是在事情發生之后把事情經過、結果在傳媒上公之于眾,以起到督促的作用。
三,監督實施的三個階段階段
監督實施的三個階段是: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
事前監督是在做事之前對做事的條件、方式方法等進行檢查,具備條件才準做,不具備條件就不準做,并督促做好準備工作。
事中監督是在做事的過程中監督。
事后監督是在事情做完后才進行檢查督促。
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這三種監督既有宏觀上的,也有微觀上的。宏觀上是針對整個事件而言,微觀上是針對整個事件中的一個個具體內容而言。
從宏觀上來說,對于原做事者有時就只有事后“監”而沒有事后“督”了,事情都做完了,檢查之后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即使有什么要補救的,也可能是讓另外的人來做。對原做事者的處理成了對他人的“督”,所謂前車之轍,后車之鑒。
這三個階段的監督也可以當作三個監督的方式單獨運用或合并運用,即根據需要決定對哪一個或幾個階段進行監督。對這三個階段的監督,單個而言,是各有所長。事前監督可以使被監督者在開始做事之前就按要求做好準備工作及思想準備,使事情從一開始就走上正軌。事中控制則可以對被監督者的具體做事情況進行適時監控。而事后監督一般來說則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任何工作都必須有一個最終的評價、處理。
事中監督分為全程監督和關鍵監督。關鍵監督是在做事的過程中對關鍵環節進行監督。
對三個監督階段都實行監督叫做全面監督,它是最嚴密的監督。對于一項復雜的工作,其中包含了很多單個的事件,那么實行全面監督則是對每一個單個事件都實施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也就是說,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在整個過程中是不斷循環推進的。
四,監督的幾個基本手段手段
(一),旁站。旁站是最原始的、最簡單直接的監督,也是顯形監督。盡管如此,它仍然是今天乃至今后在很多情況下不可缺少的一種監督手段。旁站監督可以及時對被監督者的不符合要求的行為進行制止、糾正。由于旁站的人不可能很多,因此對于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的行為,僅僅采取旁站監督還是不夠的。
(二),巡視檢查。巡視檢查一般是利用被監督者的工作步驟之間的間隔時間來對不同的多個被監督者進行監督,或者是忽略一般性工作而只對重要工作進行監督,也可以是對一般性工作進行抽查。巡視檢查是上級監督者對下級監督者或對具體做事者實行監督的主要手段。
(三),了望監視。遠距離采用望遠鏡進行監視。這種監視方法監視面較廣。
(四),攝影、攝像、錄音、電視播。這是利用現代科技(電子)產品代替人進行旁站的一種監督手段。它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監督,同時又不會對被監督者的行為造成阻礙和心理影響,有時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
(五),抽查(或叫翻查)。對已完成的資料、產品等進行隨機抽查或指定抽查。一般來說,隨即抽查是在完全不了解情況的情況下隨時隨意地抽取一定量的被檢查對象進行檢查,檢查結果代表所有被檢查對象的一般水平或平均水平。指定抽查是在被檢查對象中的一部分有不合格跡象、對其有懷疑時或該部分明顯比其它的要差時,指定檢查這部分,其檢查結果可視為所有被檢查對象的最低水平。如果最低水平都合格,那么所有被檢查對象都合格。
(六),連續編號登記。規定將資料、事件進行連續編號登記,可以防止篡改、隱瞞和遺漏,又便于查找、檢查。
(七),回執。給予回執就是給當事人以知情權,并讓他能夠掌握證據,以便進行監督。
總共6頁 [1] 2 [3] [4] [5] [6]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