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三級中醫專科醫院評審專家手冊(2012年版)的通知
關于印發三級中醫專科醫院評審專家手冊(2012年版)的通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關于印發三級中醫專科醫院評審專家手冊(2012年版)的通知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6.1.4 中醫護理檢查記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醫院
指標 檢 查 記 錄 扣分方法 分值 實得分 扣分原因
6.1.4 制定護理人員中醫培訓計劃并落實
中醫培訓計劃 制定( )未制定( )
體現中醫藥內容 體現( )未體現( )
計劃落實情況 落實( )未落實( )
原始資料記錄 全面( )不全面( ) 無計劃或計劃中未體現中醫藥內容,不得分;計劃未落實或原始資料記錄不全面,每份技術檔案扣0.5分;培訓內容與學時不符合要求,每份技術檔案扣 0.5分。 3
中級職稱護理人員技術檔案 3份 姓 名 培訓內容與學時符合要求
培訓內容 符合( )不符合( )
學時 符合( )不符合( )
培訓內容 符合( )不符合( )
學時 符合( )不符合( )
培訓內容 符合( )不符合( )
學時 符合( )不符合( )
初級職稱護理人員技術檔案 3份 培訓內容 符合( )不符合( )
學時 符合( )不符合( )
培訓內容 符合( )不符合( )
學時 符合( )不符合( )
培訓內容 符合( )不符合( )
學時 符合( )不符合( )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6.1.5—6.1.6 中醫護理檢查記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醫院
指標 檢 查 記 錄 扣分方法 分值 實得分 扣分原因
★6.1.5 中醫護理技術和操作 開展( ) 未開展( )
抽查科室1:
中醫護理技術項目①
中醫護理技術項目②
抽查科室2:
中醫護理技術項目①
中醫護理技術項目②
抽查科室3:
中醫護理技術項目①
中醫護理技術項目② 未開展中醫護理技術操作,不得分;每個科室開展中醫護理技術項目少于2項,每科扣1 分。 3
6.1.6 中醫特色護理質量評價工作
開展( ) 未開展( )
記錄全面( ) 不全面( ) 未開展,不得分;記錄不全面扣 1分。 2
注:6.1.6中醫特色護理質量評價檢查可參考《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要求,評價內容包括(一)涉及中醫護理工作落實的要素質量、過程質量、終末質量。(二)護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實。(三)中醫專科專病的護理質量,包括生活起居、飲食護理、情志護理、用藥護理等方面的護理實施情況。(四)中醫護理常規的執行情況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情況。(五)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包括體溫單、醫囑單、病程記錄中的手術清點記錄和病危、病重患者護理記錄。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6.1.7—6.1.8 中醫護理檢查記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醫院
指標 檢 查 記 錄 扣分方法 分值 實得分 扣分原因
6.1.7 中醫特色的護理查房、護理會診及護理病例討論制度
有( ) 無( )
中醫特色
體現( ) 未體現( )
記錄
完整( ) 不完整( ) 無制度,不得分;未體現中醫特色,扣1分;記錄不完整,扣1分。 2
6.1.8 醫務、藥劑、后勤支持開展中醫護理工作的會議
記錄
有( ) 無( )
協調機制
落實到位( ) 不到位( ) 無會議記錄,不得分;協調機制落實不到位,扣1分。 2
注:6.1.8護理部有與相關科室的協調會議記錄,協調問題是否得到解決,措施是否落實作為考核內容。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6.2.1—6.2.2 中醫護理工作檢查記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醫院
指標 檢 查 記 錄 扣分方法 分值 實得分 扣分原因
6.2.1 專科(專病)的中醫護理常規不少于3個 中醫護理常規少于3個,每個病區扣3分;未組織實施,每個病種扣1分。 6
病區1 中醫護理常規( )個 實施( )個
病區2 中醫護理常規( )個 實施( )個
病區3 中醫護理常規( )個 實施( )個
6.2.2 病區1
專科中醫特色護理 開展 ( ) 未開展( )
康復和健康指導 提供( ) 未提供( ) 未開展專科中醫特色護理,每個病區扣4分;未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每個病區扣2分。 8
病區2
專科中醫特色護理 開展 ( ) 未開展( )
康復和健康指導 提供( ) 未提供( )
注:護士掌握本科常見病中醫護理常規,按照本院實施的中醫護理常規進行考核。但中醫護理常規的制定應在《中醫護理常規 技術操作規程》基礎上制定,并體現本院和本科的實際情況和特色。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6.2.3 中醫護理工作檢查記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醫院
指標 檢 查 記 錄 扣分方法 分值 實得分 扣分原因
6.2.3 “入院評估”等資料中,體現辨證施護內容 抽查3份相關記錄,并實地考查。未體現辨證施護內容,每份記錄扣2 分。 6
記錄1:相關記錄體現辨證施護內容 體現( ) 未體現( )
記錄2:相關記錄體現辨證施護內容 體現( ) 未體現( )
記錄3:相關記錄體現辨證施護內容 體現( ) 未體現( )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6.3.1—6.3.3 中醫護理工作檢查記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醫院
指標 檢 查 記 錄 扣分方法 分值 實得分 扣分原因
6.3.1 護士掌握本科常見病的中醫護理常規
護士長___________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護士 ___________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護士長未掌握扣3分,護士未掌握扣2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最多扣 2分)。 5
6.3.2 中醫護理基本操作考核(詳見附表6.3.2《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表》)
護士長___________ 得分:
護士 ___________ 得分: 按照護理操作百分制打分表進行打分,每項操作得分85—90分,每人扣1分;80—85分,每人扣3分;低于80分,每人扣5分。 10
6.3.3 護士能提供具有中醫藥 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
護士1___________ 提供( ) 未提供( )
內容完整( ) 不完整( )
護士2___________ 提供( ) 未提供( )
內容完整( ) 不完整( ) 未提供不得分,內容不完整,酌情扣分(最少扣 0.5 分,最多扣 2分)。 5
注:1對護士中醫護理基本操作進行考核時,從附表6.3.2列出的耳針(耳穴埋豆)、艾條灸、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濕敷、涂藥、熏洗等常用中醫護理操作技術中選擇。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表(項目一)
耳針法(耳穴埋豆)操作評分標準
醫院名稱 科室 姓名
項 目 要 求 應得分 扣分 得分 說明
素質要求 儀表大方,舉止端莊,態度和藹。 5 10
服裝、鞋帽整齊。
操
作
前
準
備 護士 遵照醫囑要求,對患者評估正確,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療盤,針盒,皮膚消毒液,棉球,探棒,棉簽,鑷子,膠布,彎盤。 6
患者 核對姓名、診斷、介紹并解釋,患者理解與配合。 6
體位舒適合理。 6
操
作
流
程 定穴 術者一手持耳輪后上方。 5 35
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選區內找敏感點。 5
皮膚
消毒 再次核對穴位后,用皮膚消毒液擦拭(其范圍視耳廓大小而定)。
3
行針 選針后符合進針、行針方法(埋豆方法正確)。 15
觀察 患者有否暈針、疼痛等不適情況。 2
起針 符合起針要求(留針處有感染時及時處理)。 5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單位,合理安排體位。 3 15
清理用物,歸還原處,洗手;
針具處理符合要求。 5
評價 選穴準確、操作熟練、局部嚴格消毒、體位合理、患者感覺、目標達到的程度。 5
記錄 按要求記錄及簽名。 2
技能熟練 操作熟練,輕巧;選穴正確,運用針刺手法正確。 5
15
理論提問 回答全面、正確。 10
合 計 100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表(項目二)
艾條灸法操作評分標準
醫院名稱 科室 姓名
項 目 要 求 應得分 扣分 得分 說明
素質要求 儀表大方,舉止端莊,態度和藹。 5 10
服裝、鞋帽整齊。 5
操
作
前
準
備 護士 遵照醫囑要求,對患者評估正確,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療盤,艾條,火柴,彎盤,小口瓶,必要時備浴巾,屏風。 6
患者 核對姓名、診斷、介紹并解釋,患者理解與配合。 6
體位舒適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位 再次核對;明確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5 35
施灸 點燃艾條,灸法正確。 10
艾條與皮膚距離符合要求。 2
及時除掉艾灰。 5
艾條灸至局部皮膚稍起紅暈,施灸時間合理。 5
觀察 觀察局部皮膚及病情,詢問患者有無不適。 5
灸畢 灸后艾條徹底熄滅,清潔局部皮膚。 3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單位,合理安排體位 3 15
清理用物,歸還原處,洗手。
艾條處理符合要求。 5
評價 施灸部位準確、操作熟練、皮膚情況、患者感覺、目標達到的程度。 5
記錄 按要求記錄及簽名。 2
技能熟練 操作熟練,輕巧;運用灸法正確。 5 15
理論提問 回答全面、正確。 10
合 計 100
注:1. 艾條灸方法常用者有溫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種。2.若有艾灸火脫落燒傷皮膚,燒壞衣被均為不合格。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表(項目三)
拔火罐法操作評分標準
醫院名稱 科室 姓名
項 目 要 求 應得分 扣分 得分 說明
素質要求 儀表大方,舉止端莊,態度和藹。 5 10
服裝、鞋帽整齊。 5
操
作
前
準
備
護士 遵照醫囑要求,對患者評估正確,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療盤,95%酒精棉球,血管鉗,火罐,火柴,小口瓶。 6
患者 核對姓名、診斷、介紹并解釋,患者理解與配合。 6
體位舒適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位 再次核對;檢查罐口有無損壞。 5 35
拔罐 酒精棉球干濕適當。 5
點燃的明火后在罐內中下段環繞,未燒罐口 5
準確扣在已經選定的部位,罐內形成負壓,吸附力強,安全熄火,點燃的明火穩妥、迅速的投入小口瓶。 10
觀察 隨時檢查火罐吸附情況,局部皮膚紅紫的程度,皮膚有無燙傷或小水泡;留罐時間l0分鐘,詢問患者的感覺。 5
起罐 起罐方法正確。 5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單位,合理安排體位。 3 15
清理用物,歸還原處,洗手。
火罐處理符合要求。 5
評價 拔罐部位準確、操作熟練、皮膚情況、局部皮膚吸附力、患者感覺、目標達到的程度。 5
記錄 按要求記錄及簽名。 2
技能熟練 操作熟練;拔罐部位方法正確,手法穩、準、快。 5 15
理論提問 回答全面、正確。 10
合 計 100
注:若有皮膚燙傷,衣褲等被燒壞均為不合格。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表(項目四)
穴位按摩法操作評分標準
醫院名稱 科室 姓名
項 目 要 求 應得分 扣分 得分 說明
素質要求 儀表大方,舉止端莊,態度和藹。 5 10
服裝、鞋帽整潔。 5
操
作
前
準
備 護 士 遵照醫囑要求, 對患者評估正確,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指甲符合要求。 6
患 者 核對姓名、診斷、介紹并解釋,患者理解與配合。 6
體位舒適合理,暴露按摩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 位 再次核對;準確選擇腧穴部位及推拿手法。 10 35
手 法 根據手法要求和腧穴部位的不同,正確運用。 10
用力均勻,禁用暴力,推拿時間合理。 10
觀 察 隨時詢問對手法反應,及時調整或停止操作。 5
操
作
后 整 理 整理床單位,合理安排體位 3 15
清理用物,歸還原處,洗手 3
評 價 取穴準確、所選穴位與手法、患者感受及目標達到的程度。 7
記 錄 按要求記錄及簽名。 2
技能熟練 操作正確、熟練,運用手法正確,用力均勻。 5 15
理論提問 回答全面、正確。 10
合 計 100
注:若損傷皮膚,扣20分。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表(項目五)
刮痧法操作評分標準
醫院名稱 科室 姓名
項 目 要 求 應得分 扣分 得分 說明
素質要求 儀表大方,舉止端莊,態度和藹。 5 10
服裝、鞋帽整潔。 5
操
作
前
準
備
護士 遵照醫囑要求,對患者評估正確,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療盤,刮具(如牛角刮板等),治療碗內盛少量清水。 6
患者 核對姓名、診斷、介紹并解釋,患者理解與配合。 6
體位舒適合理,暴露刮痧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位 再次核對;明確刮治部位。 5 35
手法 刮治手法,運用正確。 10
刮治方向符合要求。 5
刮至局部皮膚出現發紅或紅紫色痧點,
刮治時間合理。 5
觀察 觀察局部皮膚及病情變化,詢問患者有無不適。 5
刮畢 清潔局部皮膚,保暖。 5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單位,合理安排體位。 3 15
清理用物,歸還原處,洗手。 5
評價 刮法部位準確、操作熟練、刮出痧點、皮膚情況、患者感受、目標達到的程度。 5
記錄 按要求記錄及簽名。 2
技能熟練 操作正確、熟練,運用刮法正確,用力均勻。 5 15
理論提問 回答全面、正確。 10
合 計 100
注:刮破皮膚,扣20分。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表(項目六)
濕敷法操作評分標準
醫院名稱 科室 姓名
項 目 要 求 應得分 扣分 得分 說明
素質要求 儀表大方,舉止端莊,態度和藹。 5 10
服裝、鞋帽整潔。 5
操
作
前
準
備 護士 遵照醫囑要求,對患者評估正確,全面。 2 25
洗手,戴口罩。 5
物品 治療盤,藥液及容器,敷布,鑷子,彎盤,橡膠單,中單。 6
患者 核對姓名、診斷、介紹并解釋,患者理解與配合。 6
體位舒適合理,暴露濕敷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濕敷 再次核對濕敷部位。 5 35
藥液溫度適宜。 5
敷料大小合適。 3
濕敷時間、部位正確。 5
未沾濕患者衣褲、床單。 2
觀察 觀察局部皮膚反應。 5
敷布的濕度適當。 5
濕敷部位頻頻淋濕。 5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單位,合理安排體位。 3 15
清理用物,歸還原處,洗手。 5
評價 濕敷部位準確、皮膚清潔情況、患者感受、目標達到的程度。 5
記錄 按要求記錄及簽名。 2
技能熟練 操作正確、熟練,輕巧。 5 15
理論提問 回答全面、正確。 10
合 計 100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表(項目七)
涂藥法操作評分標準
醫院名稱 科室 姓名
項 目 要 求 應得分 扣分 得分 說明
素質要求 儀表大方,舉止端莊,態度和藹。 5 10
衣帽整齊。 5
操
作
準
備 護士 洗手,戴口罩。 2 25
遵照醫囑要求,對患者評估正確,全面。 5
物品 治療盤,彎盤,藥物,棉簽,鑷子,棉球,紗布,膠布,繃帶。 6
患者 核對姓名、診斷、介紹并解釋,患者理解與配合。 6
體位舒適合理,暴露濕敷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清潔
皮膚 執行無菌操作,取鑷子、清洗方法正確。 8 35
揭去原來敷料,方法正確。 5
用鹽水棉球擦去原藥跡。 4
觀察傷口情況。 2
準備
藥物 核對再次核對涂藥部位。 4
將藥物搖勻(水劑)或調勻(膏藥)。 5
涂藥 涂藥正確,薄厚均勻不污染衣物。 5
包扎松緊適宜、美觀。 2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單位,合理安排體位。 3 15
清理用物,歸還原處,洗手。 5
評價 涂藥方法、部位的準確,皮膚清潔情況、患者感受、目標達到的程度。 5
記錄 按要求記錄及簽名。 2
技能熟練 操作正確、熟練,動作輕巧。 5 15
理論提問 回答全面、正確。 10
合 計 100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表(項目八)
熏洗法操作評分標準
醫院名稱 科室 姓名
項 目 要 求 應得分 扣分 得分 說明
素質要求 儀表大方,舉止端莊,態度和藹。 5 10
服裝、鞋帽整潔。 5
操
作
前
準
備 護士 遵照醫囑要求,對患者評估正確,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療盤,藥液,盛放藥液容器,水溫計等。 6
患者 核對姓名、診斷、介紹并解釋,患者理解與配合。 6
體位舒適合理,暴露刮痧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位 再次核對;確定熏洗部位及手法。 5 35
手法 熏洗方法,運用、正確。 10
藥液溫度適宜。 5
藥液量適宜。 2
藥液未沾濕患者衣褲、被單;熏洗時間適宜。 5
觀察 觀察藥液溫度及病情變化,詢問患者有無不適。 5
熏畢 清潔局部皮膚、擦干。 3
操
作
后 整理 整理床單位,合理安排體位。 3 15
清理用物,歸還原處,洗手。 5
評價 熏洗部位準確、皮膚清潔情況、患者感受、目標達到的程度。 5
記錄 按要求記錄及簽名。 2
技能熟練 操作正確、熟練,輕巧。 5 15
理論提問 回答全面、正確。 10
合 計 100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第七章 文化建設(60分)
7.1 文化建設檢查記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醫院
指標 檢 查 記 錄 扣分方法 分值 實得分 扣分原因
7.1.1 貫徹落實《關于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文件的相關會議記錄
有( ) 無( ) 無相關會議記錄,不得分。 3
7.1.2 制定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方案 有( ) 無( )
措施1
落實( ) 未落實( )
措施2
落實( ) 未落實( ) 未制定實施方案,不得分;措施未落實,每項扣1.5分。 3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7.2 文化建設檢查記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醫院
指標 檢 查 記 錄 扣分方法 分值 實得分 扣分原因
7.2.1 醫院宗旨
有( ) 無( )
體現中醫藥文化的價值觀
充分( ) 體現不充分( ) 未體現( ) 無醫院宗旨或未體現,不得分;體現不充分,扣1.5分。 3
7.2.2 發展戰略
有( ) 無( )
體現發展中醫藥事業,提供中醫藥服務的總體定位
充分( ) 不充分( ) 未體現( ) 無發展戰略或未體現,不得分;體現不充分,扣1.5分。 3
7.2.3 院歌 有( ) 征集或制定過程中( ) 無( )
體現中醫醫院的宗旨
充分( ) 不充分( ) 未體現( ) 無院歌或未體現,不得分;正在征集或制定過程中,扣2分;體現不充分,扣1.5分。 3
7.2.4 院訓
有( ) 無( )
體現中醫醫院的宗旨
充分( ) 不充分( ) 未體現( ) 無院訓或未體現,不得分;體現不充分,扣1.5分。 3
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7.3 文化建設檢查記錄表
省(自治區、直轄市) 醫院
指標 檢 查 記 錄 扣分方法 分值 實得分 扣分原因
7.3.1 現場考核3名醫師診療行為
醫師1 ___ __ 規范( )不規范 ( ) 體現( ) 未體現( )
醫師2__ __ __ 規范( )不規范 ( ) 體現( ) 未體現( )
醫師3 _ __ ___ 規范( )不規范 ( ) 體現( ) 未體現( ) 診療行為不規范,每人扣2分;診療行為未體現中醫藥理論和技術方法的運用,每人扣2分。 6
7.3.2 現場考核3名員工言語儀表
員工1___ ___ 規范( )不規范 ( )
醫師2 規范( )不規范 ( )
醫師3 規范( )不規范 ( ) 醫院員工言語儀表不規范,每人扣1分 3
7.3.3 體現中醫藥文化的特定禮儀 有( ) 無( ) 無特定禮儀,不得分。 3
7.3.4 制定體現中醫醫院特點的規章制度
制定( )未制定( )
《員工手冊》體現中醫醫院特點 體現( )未體現( )
關于印發三級中醫專科醫院評審專家手冊(2012年版)的通知
不分頁顯示 總共15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