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顯明 ]——(2002-8-26) / 已閱121937次
34、林山田:《刑法通論》,興來印刷有限公司,1986年版。
二、外國學者著作
1、 [南]卜思天.渝潘基奇:《刑罰理念的批判》,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 [美]波斯納:《法理學》,蘇力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1994年版。
3、 [日]瀧川幸辰:《犯罪論序說》,王泰譯,載《刑事法論叢》(第3卷)。
4、 [日]西原春夫:《日本刑事法的形成與特色》,中國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聯合出版。
5、 [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及其方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6、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張雁譯,商務印書館,第290、293頁。
7、 [美]史蒂文.J.伯頓:《法律和法律推理導論》,中國政法部門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8、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張文顯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
9、 [意]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8頁。
10、 [德]薩維尼:《論立法與法學的使命》,許章潤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1、[意]艾柯:《詮釋與過度詮釋》,三聯書店,1997年版。
12、[日]大冢仁:《犯罪論的基本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3、馬克思:《哲學的貧苦》,馬恩選集第一卷。
三、參考論文:
1、[南]卜思天.渝潘基奇:《關于比較刑事法的若干法哲學思考》,載《比較法研究》,1995年第1期。
2、梁彗星:《法解釋方法論的基本問題》,載《中外法學》,1993年第1期。
3、胡基《審判解釋方法與我國的審判實踐》,《中外法學》1999年第6期。
4、陳興良、周光權:《刑法司法解釋的限度--兼論司法法之存在極其合理性》,載《法學》1997年第3期。
5、李志平:《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權及其合理控制探析》,載《中國法學》1994年第4期。
6、余宏榮:《我國刑法司法解釋研究綜述》,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90年第5期。
7、陳殿福:《量刑的自由裁量權及其偏差》,人大復印資料《法學》1991年第8期。
8、 張紹謙:《淺論法官量刑的自由裁量權》,載《刑法發展與司法完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9、陳忠林:《論罪刑法定主義原則》,載《中國法學》,1997年第3期。
10、馬克昌:《罪刑法定主義比較研究》,載《中外法學》,1997年第2期。
11、陳弘毅:《當代西方法律解釋學初探》,載《中國法學》,1997年第3期。
12、孫笑俠:《法解釋理論體系重述》,載《中外法學》,1995年第1期。
13、孫笑俠:《法治、合理性及其代價》,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1997年第1期。
14、吳德星:《論法治的實質意義與形式意義》,載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1997年第2期。
15、尹伊君、陳金釗:《司法解釋論析》,載《政法論壇》,1994年第1期。
16、張明楷:《論修改刑法應該妥善處理的幾個關系》,載《中外法學》,1997年第1期。
17、《法律解釋:學理、規則與制度——“法律解釋(學)”研討會綜述》,載《中外法學》,1997年第2期。
18、余宏榮:《我國刑法適用中的司法解釋》,載《刑事法專論》,第591頁。中國方正出版社,1998年。
19、王平:《論我國刑法解釋的有效性》,載《法律科學》,1994年第2期。
20、馮惠敏、馮軍:《兩大法系刑法判例法淵地位與拘束力之比較》,載《河北法學》,1999年第3期。
21、儲槐植、梁根林:《論刑法典分則修訂的價值取向》,載《中國法學》,1997年第2期。
22、葛洪義、陳年冰:《法的普遍性、確定性、合理性辨析》,載《法學研究》,1997年第5期。
23、鐘在根等:《罪刑法定主義與刑事自由裁量權》,載《河北法學》,1998年第4期。
24、鄭強:《關于哈特的法律思想比較研究》,載《中外法學》,1997年第1期。
25、劉星:《描述性法律概念與解釋性法律概念——哈特與德沃金的法律概念之爭》,載《中外法學》1992年第4期。
26、陳興良:《刑法司法公正論》,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27、游偉:《“罪刑法定”立法權、司法權的劃分》,載《法學前沿》,1997年第1期。
后 記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三年過去了。回想起三年的碩士學習生活的經歷,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恩師們的諄諄教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恩師們的博學與仁愛、令我終身難忘!恩師們傳授給我的知識與智慧,將使我終身受益;恩師們為人處世的高尚品格,更是我學習的榜樣。
總共12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