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拯 ]——(2004-5-12) / 已閱99902次
31.[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zhì)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
32.[美]J.R.康芒斯:《制度經(jīng)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
33.[美]理查德·A·波斯納:《法律的經(jīng)濟分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
論文類:
1.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黨員干部學習十六大報告講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陳華彬:“遺失物拾得的若干問題”,《法學研究》1992年第2期。
3.陳霞等:“遺失物歸路在何方”,《法制日報》,1997年6月5日,第七版。
4.黃少安等:“懸賞廣告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民商法學》2002年第9期。
5.劉作翔:“法律社會中的權力與權利定位”,《法學研究》第18卷第4期。
6.張炳生:“遺失物拾得研究”,載《法律科學》,1999年第1期。
7.王利明:“遺失物的所有權歸屬及返還問題”,《民商法研究》(第三輯),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張云平、劉凱湘:《所有權的人性根據(jù)》摘自北大法律信息網(wǎng)。
9.張學軍、李江敏:“論遺失物之拾得”,《山西大學學報》1997年第二期。
10.陳興良:“非法占有他人遺忘在特定場所之財物的定性”,《法學前沿》(第一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1.高飛:“遺失物拾得制度研究”,吳漢東主編:《私法研究》(第二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版。
12.張曉軍:“論在我國民事立法上確立遺失物拾得人的報酬請求權”,《法學家》1998年第6期。
總共9頁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頁